蜂毒肽分离纯化与体内外抗HSV-1病毒作用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a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单纯疱疹病毒I型引起的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且伴有病毒耐药株的出现,为此我们开展了蜂毒肽抗HSV-1作用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利用QF-1型超级蜜蜂电子自动取毒器采集意蜂蜂毒,通过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纯化,再进行SDS-PAGE电泳鉴定,证实其为电泳级纯度的蜂毒肽,供后续实验使用。利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培养体外模型,采用细胞病变法,阿昔洛韦(ACV)作对照,探讨蜂毒肽有无体外抗HSV-1活性。结果显示,通过MTT法测得蜂毒肽对Vero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CC50)为10-2.1 mg/100μL。当利用100μL 9CC50的蜂毒肽时能够使病毒抑制率达到66.51 %。病毒的半数感染量(TCID50)为10-5.2/100μL。用HSV-1病毒建立小鼠脑炎模型,以ACV作为阳性对照物,对蜂毒肽体内抗HSV-1病毒的活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HSV-1病毒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0-3 mg/kg;蜂毒肽可以使染毒小鼠存活率从20 %提高到50 %,具有明显抑制HSV-1病毒的作用,并具有延长小鼠存活时间的作用。设计四组蜂毒肽抗HSV-1病毒作用靶点作为四个试验组,分别探讨蜂毒肽对HSV-1病毒的直接作用、病毒的吸附、合成及释放是否有影响。结果显示:(1)四个浓度梯度1CC50,3CC50,6CC50,9CC50的蜂毒肽对HSV-1病毒的吸附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31.25 %,32.92 %,32.92 %,32.08 %,其中蜂毒肽对HSV-1病毒的最高抑制率为32.92 %;(2)1CC50,3CC50,6CC50,9CC50四个浓度梯度的蜂毒肽对HSV-1病毒的合成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9.05 %,29.91 %,31.69 %,33.06 %,其中蜂毒肽对HSV-1病毒合成的最高抑制率为33.06 %;(3)1CC50,3CC50,6CC50,9CC50四个浓度梯度的蜂毒肽对HSV-1病毒的释放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9.31 %,18.37 %,13.28 %,10.70 %,其中蜂毒肽对HSV-1病毒释放的最高抑制率为29.31 %,可见蜂毒肽能够抑制HSV-1病毒的释放,但是随着蜂毒肽剂量的增加,对病毒释放的抑制率明显降低。(4)蜂毒肽对病毒直接作用的实验显示,蜂毒肽实验组与病毒对照组的细胞存活率基本相同,说明蜂毒肽没有直接杀死病毒的作用。
其他文献
<正> 我国已经加入WTO,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大门向我们打开了。然而,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面临的挑战不容乐观,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成为农产品出口难以逾越的障碍,而且面临的困难越
运枕龙门起重机是铺轨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轨枕运输平车上的轨枕转运到铺轨机主机的皮带运输机上,保证轨枕铺设工作有条不紊运行。运枕龙门起重机主控系统的开发设
根据对信息产业类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企业规模、成长性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不显著;企业的获利能力与资本结构呈负相关关系,且对资本结构的影
目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临床谱可从无症状的携带状况、慢性肝炎、到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大部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表现为肝损害的急性发作与正常肝功能交替进行的
探讨世界主要电信管制改革模式,总结借鉴国外电信管制改革的效果和经验,可以提出我国深化电信管制改革的方向:进一步开放市场,构筑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加快电信立法,构筑依法
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提高企业竞争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已成为重要课题,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企业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也应相应进行调整.建立组织的学习能力,有效
子宫多原发癌1例朱桂行谢群患者女性,52岁。既往月经正常,阴道不规则流血3个月。于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做子宫颈活切,病理诊断为子宫颈鳞状细胞原位癌。入院后体检:贫血貌,全身体表
我国自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以来,在实施濒危物种贸易管理,加强国家履约执法和立法,开展保护濒危物种宣传教育和能力建设,完善管理体系和履约协调机制,加强
本文认为,李安运用3D技术,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真实再现了目不暇接的奇炫画面,营造出奇幻环境,塑造了人物形象,把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在技术和艺术上都取得了较高的造诣,使3D成
[目的] 研究不同动物肝脏组织磷脂和脂肪酸的组成以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动物来源的磷脂和脂肪酸资源。[方法]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高效薄板层析和高压气相色谱技术对4种动物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