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NA-126与大鼠DVT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et917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常导致严重后果,其机制复杂,需继续深入探索。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VEC)凋亡在DVT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这一过程可能与microRNAs相关。研究表明microRNAs广泛参与调控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等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且miR-126是与VEC及血管功能密切相关的microRNA,提示miR-126可能参与了VEC凋亡的调控。此外,研究还显示,Bcl-2, Bad表达在不同组织及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差异性表达。因此,本实验在构建miR-126基因沉默/高表达的大鼠DVT模型后,采用HE染色、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验来观察miR-126表达变化对DVT形成及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olt分析Bcl-2, Bad表达在不同组中的表达变化,探寻miR-126与DVT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及Bcl-2, Bad的相关性,为DVT防治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新靶点。[材料和方法]1.分组及造模:将72只SD大鼠(250±20g),雌雄各半、年龄不限,随机分为4组。A、正常对照组(12只):给予腹腔注射20ml生理盐水,不进行其他处理。B、DVT模型组(20只):给予腹腔注射20ml生理盐水,四天后腹腔麻醉,腹正中线逐层开腹,分离暴露下腔静脉,5-0爱惜康缝合线沿下腔静脉平行、紧贴放置,再用4-0爱惜康缝合线结扎此处下腔静脉,再抽去并排的5-0爱惜康缝合线,关腹,正常饲养;C、miRNA-126沉默组(20只):给予腹腔注射含400pmol antagomir的转染化合物20ml,构建miR-126基因沉默的大鼠模型,四天后处理同DVT模型组;D、miRNA-126高表达组(20只):给予腹腔注射含400pmol agomir的转染化合物20ml,构建miR-126基因高表达的大鼠模型,四天后处理同DVT模型组;2、静脉壁采集及病理检查根据预实验结果,分别于造模后2h、24h随机抽取正常组、DVT模型组、miRNA-126沉默组、miRNA-126高表达组大鼠各半数,经麻醉消毒后开腹切取结扎线至髂总静脉分叉处之间2cm长的下腔静脉及其内容物,肉眼下观察是否有血栓形成,并将部分新鲜组织以4%多聚甲醛固定后送石蜡切片观察血栓形成状态,其余部分经生理盐水冲洗,去掉管内外血栓后迅速放人冻存管,置入液氨罐保存。3、采用TUNEL染色观察静脉内皮细胞凋亡情况从液氨罐中取出不同时间点位各组分组织快速作石蜡切片,并按照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上海翊圣)说明书操作检测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发生情况,经DAPI复染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及拍摄。4、Western bolt检测SD大鼠DVT静脉壁组织中Bcl-2, Bad的蛋白表达变化A、使用组织裂解液对不同时间位点保存于液氮中的各组静脉壁材料进行总蛋白的提取并用BCA法测定总蛋白浓度。B、制备SDS-PAGE电泳后进行转膜、封闭、抗体孵育等操作;以ChemiScop Series3600化学发光成像系统拍照显示结果,并用Chemi Analysis分析计算灰度值。C、选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各组数值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各组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肉眼观察血栓形成情况2h位点,大鼠DVT组、沉默组及高表达组肉眼观可见有静脉管壁水肿,颜色加深,未见明显血栓形成;在24h位点,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静脉管壁明显水肿,下腔静脉明显肿胀及青紫,内有大量血栓形成,并以DVT模型组及miRNA-126沉默组最明显。2、HE染色观察血栓形成情况2h位点,各组大鼠HE染色无明显血栓形成,但DVT模型组及miRNA-126沉默可见多量红细胞集聚,在24h时可见DVT组及miRNA-126沉默组完全血栓形成,miRNA-126高表达组不完全性血栓形成。3、Tunel凋亡实验在不同时间位点,通过观察荧光密度(即细胞凋亡程度)判断细胞凋亡情况;在2h时,miR-126沉默组内皮细胞细胞凋亡情况较DVT模型组重,而正常组及miR-126高表达组未看到明显细胞凋亡;至24h,除正常组外均可见内皮细胞凋亡发生。与DVT模型组相比,miR-126沉默组凋亡程度重,miR-126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程度较轻。4、Western bolt检测Bcl-2, Bad蛋白与正常组相比,各组Bel-2、Bad表达水平在不同时间位点发生了改变。结合统计学分析,在2h,Bcl-2表达组内不全相等(F=2982.881,p<0.001),有统计学差异,在24h位点,Bcl-2组内不全相等(F=352.747,p<0.001),有统计学意义,在2h、24h位点,DVT组与miRNA高表达组、miRNA沉默组与miRNA高表达组差异明显(P<0.001);在2h位点,Bad表达组内不全相等(F=571.01,p<0.001)有统计学差异,在24h位点,Bad组内不全相等(F=393.684,p<0.001),有统计学意义,在2h、24h位点,DVT组与miRNA高表达组、miRNA沉默组与miRNA高表达组Bad表达差异明显(P<0.001)。[结论]l、miR-126与DVT形成及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呈负相关2、miR-126与Bcl-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Bad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腰椎终板Modic改变在退变性腰椎滑脱中的规律,探讨腰椎终板Modic改变、退变性腰椎滑脱、临床症状之间的关联度,为临床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提供理论支持,提高临床治疗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治疗包括传统的药物治疗、行为训练、手术治疗以及近年兴起的神经电刺激/电调节治疗。神经电刺激/电调节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在
目的:下腰椎为人体承受重力的主要结构;下腰椎退行性变是引起成人腰痛的首要原因。本研究基于CT及MRI数据建立了正常及退变下腰椎有限元模型,对正常及退变下腰椎模型在不同工
利用不同图像特征之间的互补性,可提升遥感场景零样本分类性能。将图像特征的融合与零样本分类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特征融合的遥感场景零样本分类算法。采用解析字典学习方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又叫金黄色葡萄球菌型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也称4S综合征。本病好发于新生儿及婴幼儿,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其特征为全身皮肤泛发性红斑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羟考酮注射液静脉诱导时抑制气管内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ASA分级为I或II级,接受全麻气管插管成年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II、III
目的:筛选确定头孢克洛胶囊的溶出方法,并进行头孢克洛溶液稳定性研究。方法:以头孢克洛胶囊为参比制剂,紫外分光光度计264nm波长下,比较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溶出曲线。结果:转篮法50r
漏斗胸(pectus excavatum, PE)是以前胸壁漏斗状凹陷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胸壁畸形,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胸壁发育畸形,约占所有胸壁畸形的90%。临床上,几乎所有漏斗胸患者都具有典型
第一部分成骨不全症基因型-表现型的关联研究研究背景:成骨不全症是一组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点的遗传异质性骨病,最常见的致病基因为编码Ⅰ型胶原的COL1A1、COL1A2
虚拟手术是将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仿真技术、人机交互、现代医学等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的新学科。虚拟仿真手术用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并将这些技术融合在一起,根据实际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