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性”原则下的历史街区肌理、材料、色彩研究——以南京老城南门东历史街区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iao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更新速度不断提高,衰败没落的历史街区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扮演着首当其冲的角色。但是当前国内对于历史街区改造方式多是以所谓的“大拆大建”、“修旧如旧”为主,而在不断的“拆建”、“修旧”过程中,历史街区内原本具有深厚历史印迹的物质要素(老砖、老瓦)遭到破坏,代之以使用大量翻新材料所建造的仿古建筑充斥在历史街区之中。因此造成了不以尊重原有历史街区真实面貌为准则的改造后果,历史街区自身原本所具有的完整和真实的历史信息因遭到改动而变得缺失。这种悲凉的现状促使我们严峻的意识到,历史街区的真实性问题在当前大跃进式的更新改造情形之下应当予以迫切的关注与保护。  本论文的写作以南京老城南门东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以历史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原则为出发点;主张真实的历史街区的面貌呈现应该以历史时序的连续性为基准,以历史街区内历史信息的载体之一——物质要素累积作为主要特征;论文坚持以维护历史街区自身的历史信息完整而真实的呈现,作为研究的基本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具体体现在对历史街区内所呈现出的丰富多样的建筑表皮肌理、建筑表皮材料以及建筑表皮色彩等要素,应当将其视为历史街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更替与演变至今的实物见证,不应当被轻易和粗暴的剔除。  在论文写作的具体分析过程中,笔者以门东历史街区内具备承载历史记忆的代表性物质——建筑表皮肌理、建筑表皮材料、建筑表皮色彩作为研究的核心要素,将其暗含的深层数量组成关系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的研究与分析方法则是采取抽样统计的方式,将建筑表皮肌理、建筑表皮材料、建筑表皮色彩在历史街区空间界面上的组成比例和分布密度予以揭示,以此来客观展现门东历史街区内各物质组成的实际、客观的面貌。  论文借由对门东历史街区内的物质组成要素的量化分析,想以此来探究所谓的真实的历史街区应当具备怎样的特质,才能够符合“真实性”原则所强调的价值内涵。论文最后也初步给出了针对历史街区保护的一些工作的建议及策略,以及相关有参考性的实践案例。  总之本篇论文的研究结论是要倡导在当前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工作中,提倡在维持历史街区存在寿命的前提之下,尽可能多的保留岁月的痕迹,保留历史街区的真实信息。
其他文献
在现代高技术战争空中打击力度不断增强的条件下,我国人防工程作为战时防御减灾的重要建设项目,是新时期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以空袭灾难风险评估与分区作为主要突破点,研究人防
在城市问题不断涌现的今天,大量的人口向城市拥挤的空间聚集。由于社会的进步以及城市的发展仍然需要延续,同时城市土地却越趋匮乏,这样的矛盾只有通过对于城市和建筑的重新整体
传统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和遗产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农村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建造经验,也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地域文化,承载着浓厚的乡愁。一直以来
规划实施一直是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体系的核心问题之一,众多学者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但是,至今为止,学界尚未找到一种科学、合理并契合我国具体国情的解决方
保健型园林是以它强化的养生保健功能成为更加符合人类居住环境要求的新的园林形式。由于国内发展起步较晚,规划设计理论不完善,实际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随着快速的城市化,我国城市面貌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今,轨道交通已经成为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轨道站成了城市发展强大的推动力,对于推动城市更新和发展起到了
全球能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的大形势下,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建筑能耗始终居高不下。夏热冬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其建筑自发性的冬季采暖和夏季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膨胀,以及私家车的普及,给整个城市交通尤以城市中心区交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而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