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chea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复杂、各种网络攻击的频繁发生,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是以防护为主,即采用以防火墙为主的安全防护措施。但是防火墙作为一种被动的防御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内部的非法操作无能为力等等。入侵检测是一种主动的保护技术,是目前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从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来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攻击的迹象。其中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能进一步解决当前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从当前的网络安全现状入手,对入侵检测的概念、发展历史、分类以及通用入侵检测模型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现有的两种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AAFID和EMERALD。本文综合协作化结构和层次化结构提出了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结构,解决了单点失效以及信息量过大的问题。重点分析了网络探测代理部分的实现问题,从数据包的捕获、协议分析、规则链表的生成以及规则匹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实现了利用WinPcap进行数据包捕获的算法,改进了Boyer-Moore-Horspool算法进行规则匹配,最后在Windows XP平台下构造了基于规则的网络探测代理,其中使用Snort规则集,并且实现了ACID分析图形化输出。本文选用的是MySQL数据库。另外本文还使用VC++6.0设计了网络探测代理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配置和掌握系统的安全情况。最后,本论文在对所做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内容。
其他文献
我国电网发展的总方针—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基于这一总方针,我国电网提出建设由1000kV交流和±800kV直流输电系统构成的特高压电网发展目标。目前,在特高压的建设及运
随着电网结构的日趋复杂,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近些年国内外输电网发生的大停电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世界各国对电力系统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总结传统的电力系统安全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风险评估模型,将线路的故障可能性看作随机模糊数,基于证据理论构造了线路的故障概率模型,可更好地反映外部环境对线路故障概率的影响;并采用效用函数来定义严重度函数,然后基于熵值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提高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来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间的关系从传统意义上的合作与竞争转变为供应链环境下的协同合作和竞争关系。当前,关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已经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门领域,针对供应链在市场中越来越多级化的特点,本文运用供应链契约理论,设计了多阶段供应链契约协调模型,以此研究多阶段供应链的协调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供应链协调、契约协调理论的研究现状及成果,分析了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电子装置及其它非线性负荷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这些负荷的非线性、冲击性和不平衡用电特性,使电网谐波问题日趋严重。因此,消除电
新课程理念下,生活化教学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相联系,通过生活化教学方法的不断探讨与创新,使小学数学教学更
本文主要研究水库群的短期调度优化问题,它涉及水利、电气、经济、管理等不同学科领域,关联因素众多,约束条件复杂,是典型的非线性规划问题。传统数学规划方法及智能算法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故往往需要结合实际寻找更有效的求解方法,以减小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之间的差距。本文以云南电网统调的37座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对实际工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求解水电站刻钟间隔机组运行区及发电量
学位
学位
电动汽车由于其高效、清洁的使用方式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传统定点电桩充电方式制约了其快速发展。采用无线充电可为电动汽车充电,不仅降低了其对动力电池容量的需求,同
随着工程设计要求及技术的不断提高,动态载荷的确定正日益成为工程实际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传统的动载荷识别方法主要可分为频域法和时域法。频域法发展较早,精度较高,计算方法较为成熟。而时域法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因其不需在时域和频域间转化,并且具有识别各类载荷的潜力,所以工程应用前景很广阔。目前,一种载荷时域识别方法在模型设计之初利用模态坐标变换将系统多自由度微分方程转化为非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