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艾灸对动脉硬化小鼠病变的干预效应,及其对血小板活化、凝血-纤溶系统的调控效应,从P2嘌呤能受体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信号转导通路入手阐释艾灸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一 实验分为正常组(C57BL/6小鼠)、模型组、艾灸膻中组、氯吡格雷干预组(阳性组),其中模型组、艾灸组及氯吡格雷组均选用动脉硬化模型ApoE-/-小鼠,每组15只小鼠,高脂喂养;正常组选用C57BL/6小鼠作为对照,普通饮食喂养。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采用固定器固定小鼠头、尾、四肢部位,不予任何处理,每日抓取固定20min;艾灸膻中组小鼠采用固定器固定小鼠头、尾、四肢部位后,固定器底板处设有小孔,可暴露胸部膻中穴,点燃特制艾条放置小鼠腹部下方,使灸火透过固定器底部小孔传至小鼠膻中穴。用特制艾条灸膻中20mmin;阳性药组小鼠:口服给予氯吡格雷溶液14mg/kg(次/日)。各组干预6天/周,16周后牺牲动物,心脏取血,检测各项指标。本实验观察艾灸干预对小鼠体内血脂的改变,并用En-face(纵切)、HE染色、油红“0”染色主动脉弓病理组织,观察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并计算主动脉弓斑块面积及脂滴面积比,评价艾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应。实验二 实验分组及方法步骤同实验一。本实验亦采用APOE-/-小鼠为观察对象,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小板活化效应因子:CD62p、CD63、CD40L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纤溶系统标志因子t-PA、PAI-1;凝血系统的标志因子TXB2、6-Keto-PGFla及参与血小板活化过程的重要黏附因子vWF的表达。实验三 实验分组及方法步骤同实验一。心脏取血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LC及磷酸化PLC(Ser1105)的蛋白表达:血小板活化下游分子P13K、Akt、磷酸化Akt(Thr308)、磷酸化Akt (Ser 473)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血小板胞浆内游离钙离子Ca2+浓度、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结果:实验一:1.与模型组相比,艾灸显著性降低动脉硬化小鼠的体重,p<0.05;2.与模型组相比,艾灸显著性降低血清TG、LDL-c的含量,p<0.05;3.与模型组相比,艾灸升高血清HDL-c含量,但无显著差异,p>0.05;降低血清中TC含量,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4.各组主动脉弓内斑块面积比为模型组9.56%,艾灸组4.25%,氯吡格雷2.56%,呈模型组>艾灸组>氯吡格雷组的趋势;5.各组胸主动脉脂滴面积比为模型组为1.66%,艾灸组0.96%,氯吡格雷组0.36%,呈模型组>艾灸组>氯吡格雷组的趋势;6.与模型组相比,艾灸显著性减少主动脉弓斑块面积比,p<0.05;7.与模型组相比,艾灸减少胸主动脉脂滴面积比,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8.与氯吡格雷(阳性药)组相比,艾灸显著性降低动脉硬化小鼠的体重,p<0.05;9. En-face、油红“0”及HE病理组织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模型组>艾灸组>氯吡格雷组>正常组。实验二:1. 与模型组相比,艾灸显著性降低CD62p、CD40L、CD63的表达,p<0.05;2.与模型组相比,艾灸提高血浆中t-PA含量,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3. 与模型组相比,艾灸显著性降低血浆内PAI-1的含量,p<0.05;4.与模型组相比,艾灸显著性降低粘附因子VWF的含量,p<0.05;5.与模型组相比,艾灸显著性提高血浆中6-Keto-PGFla的含量,p<0.05;6.与模型组相比,艾灸增加血浆中TXB2含量,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10.与氯吡格雷(阳性药)组相比,艾灸显著性降低CD62p、CD40L的表达,p<0.05。实验三:1.与模型组比,艾灸减少PLC蛋白及磷酸化PLC蛋白的表达,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与模型组比,艾灸降低Akt蛋白及磷酸化Akt(Thr308)蛋白的表达,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与模型组比,艾灸显著性降低P13k及磷酸化Akt(Ser473)蛋白表达,p<0.05;4.与模型组比,艾灸显著性降低血小板胞浆内游离钙离子Ca2+的浓度,p<0.05;5.与模型组比,艾灸有降低血小板cAMP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6.与氯吡格雷组相比,艾灸显著性升高磷酸化Akt(Ser473)蛋白表达,p<0.05。结论:1.艾灸能够良性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血脂,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从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艾灸的早期介入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2.艾灸有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3.艾灸对血小板活化后期调控作用更为显著;4.艾灸对凝血-纤溶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以通过下调PAI-1的含量,提高纤溶系统的活性,上调6-Keto-PGF1α/TXB2的比值,降低粘附因子vWF,进一步发挥其调控血小板活化,防治动脉硬化的效应;5.艾灸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可能通过P2Y12-PI3k-Akt嘌呤能信号通路介导,这与P2Y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作用途径相似;6.Akt(Ser473)蛋白可能是艾灸调控血小板活化信号通路中的有效作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