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基底细胞癌和鳞癌中P16<'INK4A>基因缺失与P16<'INK4A>、P27<'Kip1>和Bcl-2蛋白表达的对比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hot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皮肤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中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16和P27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及肿瘤组织中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情况,分析P16、P27和Bcl-2蛋白表达在BCC与SCC中的生物学价值以及联合表达对皮肤BCC和SCC的共同影响,研究BCC与SCC的生物学行为差异的原因,探讨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与皮肤BCC和SCC发生、发展的关系.结论:1.P16基因纯合性缺失是皮肤BCC和SCC发生中的常见事件.2.P16和P27蛋白表达下调引起的细胞周期调控紊乱是BCC和SCC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Bcl-2蛋白高表达引起细胞凋亡受阻、细胞过度积聚可能是BCC生长缓慢这一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分子病理学机制之一;SCC中Bcl-2蛋白不表达或低表达,提示其发生与Bcl-2蛋白的凋亡抑制作用无直接联系.3.P16、P27和Bcl-2三种蛋白在BCC和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各自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调控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凋亡发生.
其他文献
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内容偏文科,地理语言枯燥乏味,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就丧失学习兴趣.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
环境问题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提高全人类的环境意识,必要而紧迫.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高度重视的教育领域,而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
目前高中的生物教学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制约着生物教学的效果和成绩,只有老师认识到这些问题,并且想方设法解决掉这些问题,高中的生物教学才能更上一层楼.
当前,情境教学法受到很多教育者的青睐,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引导和启迪,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在新课改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增加兴趣、提高记忆效率、进而在减轻记忆负担的同时准确掌握住历史知识是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不管是从考试的角度,还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
基于“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这一教学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在对实施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教学之中等方面,
新的课标课程已经实施多年,课改的核心任务是转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把学习变成自主性、能动性的不断发展、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和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EC-CD)基因是VDEPT系统中两种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自杀基因,基因序列及其表达产物的作用机制已基本明确。本研究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永恒的追求.为了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将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举事例教学,习题讲解的方法四个方面,初步探究如何提高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