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肾损伤的作用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englu1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rague-Dawley(SD)大鼠(体重200-220g),采用腹腔注射1%柠檬酸链脲佐菌素60mg/kg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取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1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心肌缺血再灌注+HDAC3抑制剂RGFP966组(RG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RG组于心肌缺血再灌注前1h腹腔注射RGFP96610mg/kg。于再灌注120min后分离右侧颈内动脉采血,并取部分肾组织。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MB)、肌酐(Cr)、尿素氮(BUN)的浓度;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肾脏的病理学改变,并计算肾小管损伤评分;TUNEL染色观察肾组织细胞的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比色法检测肾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Westernblot检测肾脏组织HDAC3、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白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
  结果:(1)与S组比较,IR组光镜下可见肾小管明显扩张、细胞扁平,刷状缘损伤,部分肾小管管腔内有脱落、坏死的细胞。肾小管损伤评分及凋亡指数升高(P<0.05);血清LDH、CK-MB、Cr和BUN增加,肾组织中MDA含量增加,而SOD含量降低(P<0.05);且HDAC3和IL-1β表达上调,SIRTl表达下调(P<0.05);(2)与IR组比较,RG组光镜下肾脏病理学损伤减轻,肾小管损伤评分及凋亡指数下降(P<0.05);血清LDH、CK-MB、Cr和BUN下降,肾组织中MDA含量下降,而SOD含量上升(P<0.05);且HDAC3和IL-1β表达下调,SIRTl表达上调(P<0.05)。
  结论:1.HDAC3表达上调可介导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的肾损伤增加,且肾损伤与炎症反应增加密切相关。
  2.通过抑制HDAC3表达及活性,上调SIRT1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的肾损伤。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Ki-67及预后营养指标PNI(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对喉癌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1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的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期间在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手术治疗的LSC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的11
学位
学位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NCI-H209细胞裂解物致敏树突细胞(DC)与同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共培养后的DC-CTL细胞对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和裸鼠移植瘤的杀伤有效性。方法:体外实验:将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经NCI-H209细胞株抗原致敏后与同源CTL细胞共培养,实验分3组:NCI-H209抗原致敏DC与CTL共培养组(A组)、未致敏DC与CTL共培养组(B组)和单纯CTL组(C组
报纸
目的:通过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根据术后求美者、术者及第三方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得出面部脂肪填充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再根据脂肪的提取与纯化方法进行分组,以期为临床上最佳的脂肪纯化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等医学文献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中文检索策略为:(“自体脂
期刊
目的:探讨脊髓电刺激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效果,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院,被确诊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pulsed radio frequency,PRF)治疗组30例(PRF组)、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