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就是医疗保障制度,这直接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目前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形式,是深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农民健康保障体系。农民不仅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多种农产品,而且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因而农民的健康水平对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农村合作医疗是一种以统筹大病为主要目标与对象的农村医疗互助与共济制度,它需要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组织、支持与帮扶,强调以政府为主导、广大农民自愿参加,在筹资方式上,实行个人、集体与政府三方共同承担的模式。因此,进一步提高此制度的服务供给能力,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直接提高我国广大农村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此文先分析了农村医疗服务供给的一般理论、总结学术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问题研究成果,然后深入分析了我国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供给在其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切实解决之道并通过对下中等国家的农村医疗状况进行分析考察,同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在此方面的相关经验,继而得出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最后,针对现有医疗服务供给出现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供给的对策:建立稳定的筹资增长机制、实现供给主体多元化、强化供给客体的参与意识以及完善供给决策体系,畅通沟通途径等四点切实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