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净稳定资金比例的视角来研究同业业务发展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格局下,各国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愈发重视,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拟定了巴塞尔协议III,加入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这两项新监管指标,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更加准确和严格。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随着金融体系改革的完善、金融监管的加强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推动,我国开始加强对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在传统信贷业务监管趋紧、利差缩小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急于追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最近十年大力发展同业业务,包括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规模和比重不断上升。
本文回顾了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与现状,梳理了同业业务的概念、业务形式、业务结构、监管动向、跨行比较、发展背后的驱动因素,以及中外同业业务发展的比较。分析了流动性风险形成的相关理论,得出同业业务由于一系列的内生和外生性问题将导致商业银行产生严重的流动性风险。最后通过计算我国25家商业银行近10年的净稳定资金比例,并以净稳定资金比例作为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衡量指标进行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虽然有利于改善整体流动性,但是过度的发展将对流动性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的结果提出了未来同业业务发展和监管的建议。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格局下,各国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愈发重视,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拟定了巴塞尔协议III,加入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这两项新监管指标,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更加准确和严格。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随着金融体系改革的完善、金融监管的加强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推动,我国开始加强对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在传统信贷业务监管趋紧、利差缩小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急于追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最近十年大力发展同业业务,包括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规模和比重不断上升。
本文回顾了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与现状,梳理了同业业务的概念、业务形式、业务结构、监管动向、跨行比较、发展背后的驱动因素,以及中外同业业务发展的比较。分析了流动性风险形成的相关理论,得出同业业务由于一系列的内生和外生性问题将导致商业银行产生严重的流动性风险。最后通过计算我国25家商业银行近10年的净稳定资金比例,并以净稳定资金比例作为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衡量指标进行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虽然有利于改善整体流动性,但是过度的发展将对流动性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的结果提出了未来同业业务发展和监管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