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乌梅丸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yeye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disease,IBD)的一种,以结肠溃疡形成为病理特征。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高。本病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认为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免疫、遗传、感染、及精神心理因素;其发病既有自身免疫机制的参与,也有遗传因素作为背景,感染和精神因素只是诱发因素。治疗方面,现代医学常用氨基水杨酸类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存在易复发和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中医将溃疡性结肠炎归属于“泄泻”、“痢疾”等范畴,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位在肠,多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毒邪为标,瘀血痰浊阻滞肠络的病理变化贯穿疾病始终,病程日久,累及脾肾,则可见脾肾虚弱。古代经典名方—乌梅丸主治病机与本证相符,临床多年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加味乌梅丸是导师韩涛副教授依据临床经验,结合现代研究的科研成果,组成的科研处方。该中药复方经过多年临床验证,具有较好疗效,与单纯乌梅丸相比,紧扣病机,在功效上有较大的突破。本论文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观察加味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保护作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理密切相关的血清IFN-γ、结肠组织iNOS、P-选择素、ICAM-1作为指标,运用ELISA、免疫组化等检测技术,从整体、组织、细胞、分子水平,深入研究加味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免疫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文献综述上篇通过查阅、整理国内外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研究资料,从中医、西医两方面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系统的综述。2研究内容2.1处方研究加味乌梅丸由《伤寒论》厥阴病篇中的乌梅丸化裁而成。根据中医理论对该处方进行分析,将其功效定位为涩肠止泻,健脾益气,调和寒热,活血止痛。该方可用于脾虚日久,寒热错杂,瘀血阻滞引起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通过研究处方中诸药的药理学进展,进一步全面分析该处方。2.2加味乌梅丸对TNBS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本研究复制TNBS/乙醇UC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加味乌梅丸低、中、高剂量组。从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结肠黏膜镜下病理形态学等方面,对加味乌梅丸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模型组DAI与正常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模型组和治疗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SASP和加味乌梅丸均可使DAI降低(P<0.05),尤以加味乌梅丸中剂量更明显(P<0.01)。模型组的CMDI与正常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模型组和治疗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SASP和加味乌梅丸可使CMDI明显降低(P<0.01)。以上结果表明,本实验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复制成功,加味乌梅丸对TNBS/乙醇所致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有良好的防治作用。2.3加味乌梅丸对TNBS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免疫机制的研究2.3.1加味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结肠组织iNOS的影响模型组iNOS阳性率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加味乌梅丸各组和SASP组iNOS阳性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以加味乌梅丸中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2.3.2加味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结肠组织P-选择素的影响模型组P-选择素阳性率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加味乌梅丸各组和SASP组P-选择素阳性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尤以加味乌梅丸中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2.3.3加味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结肠组织ICAM-1的影响模型组ICAM-1阳性率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加味乌梅丸各组和SASP组ICAM-1阳性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尤以加味乌梅丸中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2.3.4加味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血清IFN-γ的影响模型组IFN-γ阳性率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加味乌梅丸高、中、低剂量组血清IFN-γ的水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尤以加味乌梅丸中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2.3.5机理分析实验结果提示,加味乌梅丸具有明显的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下调iNOS的表达阻止机体免疫防御系统的启动,使T、B、NK细胞等淋巴细胞的分化减弱,下调促炎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从而使中性粒细胞、NK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炎性细胞的活化和浸润减少,血小板活化减少。那么在结肠组织中,P-选择素不能介导白细胞的复始黏附,不能介导ICAM-1黏附、趋化、淋巴细胞归巢等作用,参与炎症和免疫反应。最终,导致肠黏膜的损伤减少,起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通过本实验,也证实免疫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上述免疫分子可能是加味乌梅丸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靶点。3结论脾虚为本,湿热为标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机;以涩肠止泻,益气健脾,调和寒热,活血止痛立法的加味乌梅丸能有效的控制炎症的启动。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结论,加味乌梅丸对TNBS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有着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治疗效果尤其在改善机体免疫系统方面,显示出中医药在提高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方面具有的巨大优势。它通过益气健脾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调和寒热阻止炎症的发生,避免发生免疫系统级联反应,最终达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目的。我们相信随着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加味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机理将会得到更全面,更深刻的阐释。
其他文献
Google Earth是由Google公司推出的一款三维可视化地球软件。该软件可以作为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和数据源,它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作者根据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该软件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为木兰科(Magnoliaceae)鹅掌楸属(Liriodendron)落叶大乔木,被称为活化石植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鹅掌楸作为一
本文以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探讨了苏联-俄罗斯科学技术事业兴衰的制度根源。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对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的正向作用。它能在短期内集中调配有限资源用
为了准确检测临床上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和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的感染,根据Gen Bank中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PILA、LIPO基因保守序列和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宽带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与电视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成为未来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趋势。IPTV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享受越来越丰富的数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的企业管理创新,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
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取代标准清晰度电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作为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清电视转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在近年来国际大型转播中,高清转播已成
一、及时开沟排渍水西瓜根系好气性很明显,不耐渍也极不耐涝,生长适温为18~32℃,对光照要求较高,植株光照时数每天不低于10 h,否则难以开花坐果。因此,要在阴雨天后及时疏沟
期刊
在离散装备制造业中,单件小批量生产是企业重要的生产模式之一。此类企业主要根据客户订单的要求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产品规格多变、生产周期长,长期以来单件小批量生产企
作为商业银行信贷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易融资业务以其风险低、利润高、周转快、且能够推动外汇中间业务发展等特点越来越被商业银行重视。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