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铜融合传输中DSL码分多址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b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接入是电信业务与用户互联的关键环节,在接入网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从诞生发展到现在已有20多年。DSL接入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从最开始单纯的DSL接入技术到近年的光铜融合技术。随着光纤的加入、DSL传输速率的提升,光铜融合已成为电信业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原有光铜融合部署方案中,针对局端设备离用户端太近所导致的问题,论文提出将局端拉远,并增加近端和远端接入模块的解决方案,从而增加了局端的覆盖用户数,并减少了局端设备的维护费用。光铜融合包括DSL和光纤两个部分,而论文研究的主体是DSL和光纤相互转接的部分。发送时,主要是将多路DSL信号通过码分多址的方式聚合,并发送给光纤进行传输。接收时,主要是将光纤传输来的信号通过码分多址的方式分离,并形成多路DSL信号,提供给多个用户。针对转接部分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扩频码设计。发送时,多路DSL信号会经过扩频,扩频码设计很关键。论文从几种常用的扩频码中,选择了长度为64的Walsh码。由于论文需要48组扩频码,而64长度的Walsh码有64组。此时,需要设计最优选用算法,从64组Walsh码中选出性能最优的48组,作为最终可用扩频码。该最优选用算法,减少了随机组合带来的额外干扰。第二,同步码设计。多路DSL信号扩频之后,需要经过聚合发送,发送前需叠加同步信号,同步码设计也很关键。论文考虑到场景需求,为减少额外干扰,依然选用Walsh码作为同步码。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出相同长度Walsh码中自相关性能最好的那组,并在论文应用场景下,通过仿真得出同步码所需长度。第三,时间同步方案设计。接收时,接收信号与本地信号会产生偏差,从而导致解扩时会产生严重的多址干扰。针对产生的多址干扰,论文先从实际需求上分析了同步偏差对多用户检测性能的影响,得出抑制多址干扰,所需的同步精度为1/128码片。然后论文根据所需同步精度设计出时间同步方案。最后在多场景下,根据设计的同步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该同步方案的同步精度达到了1/128码片,抑制了多址干扰,使得所有用户解调信噪比达到了40dB。
其他文献
发射源定位在电子战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电子战争的加剧对定位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目标定位技术远远达不到日益增长的需要,采用大数据的信号
智能天线的应用引入了空分多址技术(SDMA),为解决信号衰落、时延扩展、多谱勒频移、共信道干扰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努力方向。DOA估计作为智能天线的关键技术,是移动通信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研究了基于正交基带信号的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算法以及利用分集中频接收机AD6655对AM调制信号进行基于FPGA的硬件解调实现。   对于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
随着高档数控装备功能日趋丰富和复杂,一旦某一关键部件在运行时出现微弱故障,就可能影响整台装备的安全运行,因此,研究复杂机械装备微弱故障信号的特征提取技术和应用是确保数控
近年来,随着网络带宽的迅速提升及视频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智能交通、平安城市、平安校园等应用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项目实际需要设计并实现了
近些年,中央空调在国内越来越有市场,其系统设计以中央空调最大负荷为参考标准,并采用了较成熟的负荷估算法,但由于其水系统和风机系统的管理系统运行方式相同,且均采用定流量和定
高分辨率的图像因像素密度较高而能为数字图像处理提供较多重要的细节信息,为图像后期的处理作准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成像设备、光照等诸多条件限制,获取的图像分辨率往往
煤矿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矿井无线语音通信技术的研究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了很好地解决方案。由于煤矿井下环境复杂,用于井下的终端设备必须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高
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理论是近十年来新兴起来的技术,该理论利用信号在某一空间的投影下是稀疏或可压缩的特性,从少量的采样数据中精准的恢复出信号,大大降低了
拍摄条件和天气气候等客观因素的干扰造成的数据缺失,对光学遥感影像的解译和应用造成了巨大的限制。常见的数据缺失类型包括云层与云层阴影遮挡、条带状噪声和其他噪声。光学遥感图像重建方法利用相关的图像数据,对图像缺失部分的数据进行还原,使得遥感图像在主观视觉上有着更高的辨识度,对后续诸如遥感图像解译、目标检测与监督、地物分类和变化检测等应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常用的光学遥感图像重建算法可以分为基于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