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潜在产出也被称为充分就业产出,是指在非加速通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经济系统在合理稳定的价格水平下,利用最佳技术、采用最低的成本组合,并且劳动力和资本的使用效率达到充分就业时的水平所能生产出来的物品和服务。而产出缺口反映的是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差额占实际产出的比值。产出缺口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指标,对预防经济波动和政策指导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利用HP、CF、BW和SSA方法对我国1992-2015年实际季度GDP估计产出缺口,并利用估计的稳定性、对通货膨胀的预测性、与历史上实际事件冲击的转折点是否一致来对比估计的效果。同时,为了更好地结合政策措施对产出缺口进行分析,利用TVP-VAR模型分析货币供应量、利率和通货膨胀水平对产出缺口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1)对比其他三种滤波方法,SSA方法要更优;利用季度数据估计出的产出缺口,周期波动多且频繁;我国目前处在经济下行阶段,产出缺口为负向在持续扩大,供给过剩问题突出。(2)货币供应量在在不同时期的短期效应比较接近,且货币供应量在经济萧条时期,其对产出缺口的影响强度要比其他时期要强;而利率在经济过热时期,其对产出缺口的作用强度要比其他时期要弱;通货膨胀对产出缺口短期内具有促进作用,中长期上具有负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