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连翘的种内变异,明确不同生境、不同果型连翘的形态特征的差异;不同生境、不同果实类型连翘其质量和产量的差异,并揭示不同花柱类型连翘的遗传特性,为更好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连翘种质资源,以及优良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方法:观察不同花柱类型连翘花的形态特征,测定各花部特征;观察不同果实类型连翘的形态特征,测定其果实长宽及产量,作为划分果型的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生境、不同果型连翘中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不同花柱类型连翘的遗传关系进行了评价。 结果及结论: 实验一种内变异的调查。分别于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定点定株对河南西峡、灵宝、栾川等地连翘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和收集。调查中发现连翘的花柱有长短之分,其中短花柱的数量略高于长花柱,根据连翘果实不同形状进行了分类,分为长角椭圆形、椭圆形、纺锤形、狭长形、圆形等果型;并对不同果型的经济指标和性状进行了评价分析和描述。结果表明纺锤形果型产量较高,属丰产型。 实验二不同生境连翘的质量评价。为了客观全面的评价不同产地、不同花柱类型、不同坡向对连翘药材质量的影响,本课题通过化学成分测定,并结合农业经济指标,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来源连翘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栾川地区的长花柱、短花柱连翘质量较好。 实验三不同果型连翘的品质评价。测定不同果型连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醇溶性浸出物及农业经济指标百果重,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来源连翘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纺锤形综合评价较好。 实验四连翘不同花柱类型的RAPD分析,本实验对经典CTAB法进行改良,获得了连翘叶片DNA提取的最佳方法,并对RAPD扩增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连翘RAPD分析的最佳反映体系;通过对100条引物的筛选,最终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明显的8条随机引物,总计扩增出51条带其中多态性谱带44条多态性比率为86.27%,并初步构建了6个类型连翘的RAPD指纹数据库,采用NTSYS2.1软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建立了反映不同类型间亲缘关系的树系图,分析了各类型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之间的差异大于不同花柱类型之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