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调节机制:大学生道德养成问题新思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生作为大学的主体和大学中最活跃的部分,他们的道德问题远胜于知识问题。如何使大学生知德、行德、修德、立德,是每一个大学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是,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必须设法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与我们过去长期奉行的“知性德育”观念有着重要关系。众所周知,对于有着较高文化程度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缺乏的并不是道德知识,而是道德意愿、道德行动。因此,我们应以生态哲学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入生态自调节机制理论以遵循人的道德养成规律。这样便可放手让大学生对自己的道德做主,为自己的道德负责。在我国历史上,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传统道德修养理论,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文化的精髓,对于孕育中华民族精神特质、培养统治人才和社会精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它并非完美无缺。人的道德养成过程实质上就是个体不断协调自身道德与社会道德矛盾,调节、提高自我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的过程。自调节机制的功能作用和人的善本性、自觉性、自控性等特征表明,自调节机制与人的道德养成之间具有相通一致性。并且相对于传统道德修养方法,它更加符合德育科学原理和道德养成规律,更加有利于道德生态和谐发展,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而自调节机制理论为大学生道德自我养成提升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应用自调节机制理论,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树立道德生态理念和德育生态理念;要求重视道德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要求严格把好大学生入口关和出口关,重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审查鉴定,确保他们在思想上健康、品德上优良,符合选人、用人的道德标准;要求树立道德榜样,发挥榜样效应,鼓励公平竞争,促进道德素质能力的提高;要求教师既要有为敢为,又不胡为妄为,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自由、和谐、生态发展。最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应用自调节机制理论,必将唤醒大学生的道德责任自觉意识,增强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和道德生存能力,实现道德养成过程的和谐。它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即有利于克服传统道德修养理论的不足,使之进一步完善,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养成。
其他文献
时至今日,对宝卷、弹词、鼓词、地方戏等民间艺术的研究已全面展开,并且在相关领域中已经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可惜的是,跨领域的研究极少,几乎很少有人去详细地考察一个
烟草是忌连作作物,其连作障碍问题制约了烟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农业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从引起烟草连作障碍的起因入手,以化感自毒物质和根际微生物群落为
矿业权评估价值系统性偏低于拍卖成交价款的事实说明,矿业权价值评估的现有方法可能有缺陷的,评估判据可能有问题的。2005年以来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价格逐年上涨71.5%、19%、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政府的行政管理也不断深入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抽象行政行为是政府进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对公民权益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对其监督的现状却
作为水下探测设备的载体,深拖系统可长时间大范围的进行海洋调查,其水下位置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探测资料的可用度。该文从深拖水下导航定位的关键技术问题出发,总结了适
随着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因此让我国城市自然环境不断减少,然而城市居民由于各方面的压力增加,对自然生态环境更加向往,因此如何开发新的生态景观空间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工作中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在发展模式上实
莎士比亚一生共创作了37部戏剧。其“悲喜对比,相互交错”的创作手法为众多学者所赞赏。塞缪尔·约翰逊在《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中曾评价,莎士比亚不仅具有令读者发笑和悲伤
新世纪之初,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我国积极开展了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载体,因此教材改革是课
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构想的提出,利益的分化改变着社会结构,各种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引发了城市社会关系深层次的变化,为城市社会组织的重组带来了新的契机,涌现出了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