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人才竞争已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特别是高等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高等院校已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地带,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持。校企合作办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逐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助推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和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并初见成效。但由于学校长期以来形成了学院式封闭办学的传统,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忽视了专业实践的训练,致使高校毕业生的综合水平达不到企业单位的用人标准。究其原因,我国当前没有形成一整套健全的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我国高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办学的核心路径,建立健全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机制对提升产学研合作效能有决定性的作用。校企深度合作办学在本质上就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因此,不断完善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机制必须从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体制机制入手,积极推动高校出击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和企业主动承担人才培养责任,形成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技术创新的三位一体,互惠共赢的校企深度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机能够保障我国校企合作办学健康运行,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效能。通过本文的研究,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机制的建立首先要求政府积极转变角色,构建专门的产学研管理机构、建设服务性科技网络信息平台,对校企合作办学提供制度法规和资金帮助和支持,不断协调和解决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的矛盾;其次我国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的各参与方要充分总结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发掘我国现行产学研合作教育体制机制弊端,在经济社会大发展背景下,积极制订和调整校企合作办学的培养计划和培养内容,建设一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联合师资队伍,共同参与评价人才的培养质量,因地制宜地选择和运用全面参与、阶段性参与、特定项目和顶岗实习等合作办学模式,重点把握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的动力机制、选择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协调组织机制等合作办学内部运行机制的构建,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明确校企合作办学规章制度、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激励政策和健全校企合作办学科学评价体系等措施,使高校和企业形成合力,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等人才。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积极建立健全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机制,以打破产学研合作教育体制机制壁垒为抓手,拓宽校企合作办学领域,深化产学研合作内涵,充分调动校企合作各方产学研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促使各参与方充分运用自身优势资源,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各类卓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