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于探索183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以及其证型与内镜下胃黏膜表现、HP感染等因素是否有相关性,为进一步完善中医辨证的标准化,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来自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或门诊的符合本次纳入标准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83例,收集相关资料(性别、年龄、病程、饮食偏嗜、饮酒吸烟、城乡居住、舌质舌苔、胃镜报告、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确定其中医证型。用Excel软件初步整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总结CNAG中医证型分布的规律以及其中医证型与内镜下胃黏膜表现、HP感染等因素是否有联系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NAG中医证型与与胃镜下黏膜的表现是具有相关性的。1.本次研究183例患者,主要以脾气虚证患者最多,其次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寒证,寒热错杂证最少。2.中医各证型与性别、吸烟、城乡居住环境等因素无相关性。3.183例CNAG患者各证型与年龄段发现,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脾胃虚寒证老年患者居多,而中青年人则表现为寒热错杂证、肝胃不和证居多。4.CNAG患者初发以脾胃湿热证最多,久病患者脾气虚证发病数最多。5.CNAG脾胃湿热证以饮食偏辛辣为主,肝胃不和证以饮食偏油腻多见,寒热错杂证、脾气虚证及脾胃虚寒证以饮食偏生冷为主。6.饮酒患者证型最多的是脾胃湿热证。7.Hp的总感染率为62.8%,其中脾胃湿热证(83.33%)感染率最高。8.CNAG中医证型与内镜下黏膜具有密切相关性:其中脾胃湿热证以黏膜出血点或糜烂分布为主;肝胃不和证主要以黏膜红斑为主;寒热错杂证以热为主的表现以黏膜充血为主、以寒为主的表现以黏膜淡白为主;脾胃虚寒证主要以黏膜淡白为主;脾气虚证以黏膜水肿为主。9.胃镜下黏膜与舌质舌苔的关系:胃镜像与舌质的关系中,胃镜像黏膜红斑以淡红舌为主;黏膜出血点、糜烂以红绛舌或紫暗舌为主;黏膜水肿或黏膜淡白以淡白舌为主。胃镜像与舌苔关系,胃镜像是黏膜红斑,舌苔是薄白苔;胃黏膜充血是薄黄苔;黏膜出血点、糜烂为薄黄苔及黄厚苔;黏膜淡白是以白厚苔为主。结论:CNAG的中医证型与内镜下胃黏膜表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密切的相关性和规律性,另外胃黏膜表现与舌质、舌苔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