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产后出血的手术止血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月~2010年9月于我院行剖宫产分娩过程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发生的产后出血且经保守治疗无效而采取手术止血的患者共108例,其中保留子宫103例,随访成功89例,根据出血原因及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止血。子宫体部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出血,A组行子宫体部前后壁贯穿纵行“U”字缝合止血法(子宫弓形动脉缝扎术);B组行宫旁血管纵行缝扎止血法。C组为子宫下段及宫颈处收缩乏力(前置胎盘)引起的出血时,行子宫下段及宫颈前或后壁单层“U”字缝合止血法。D组为上述方法无效时,上述方法+联合应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达到进一步止血的目的。正常对照组为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剖宫产分娩的正常产妇30例,比较五组产后月经恢复情况、卵巢内分泌功能及子宫血管血流情况。结果:从本文研究结果显示,89例患者术后均达临床止血目的,均未发生晚期产后出血,均无严重并发症,均保留了子宫,均未发生孕产妇死亡。五组产妇恶露持续时间、产后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产后第1次月经量、产后恢复正常月经量所需次数、产后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产妇产后1年月经周期3~7天时抽血查FSH、LH及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产妇行阴道彩色超声检查测定双侧子宫动脉阻抗指数(RI),及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产妇行盆腹腔64排增强CT检查示子宫动脉显影率及动脉直径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采取子宫体部前后壁贯穿纵行“U”字缝合止血法、宫旁血管纵行缝扎止血法、子宫下段及宫颈前或后壁单层横行贯穿“U”字缝合止血法或上述方法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止血治疗,达到了有效止血的目的,具有操作简便、止血迅速、效果确切等优点,有效地减少了产后出血量、保留了子宫、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发生、无孕产妇死亡。A、B、C、D组随访成功的89例患者均有较正常的月经恢复,卵巢内分泌功能及子宫的血运不受影响。此种根据出血原因及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止血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有效降低患者子宫切除率,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手术止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