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蛔虫抗原刺激DC差异性对T细胞亚群活性的影响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_lov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用两种蛔虫抗原体外刺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检测DC表面分子的差异和与之共同培养的淋巴细胞中细胞因子IL-10、TNF-及Foxp3mRNA表达量变化,以探讨两种蛔虫抗原刺激DC介导T细胞亚群活性及其产生的差异,了解不同蛔虫对宿主寄生特异性的免疫机制。方法:1、蛔虫抗原的制备:将人蛔虫、猪蛔虫虫体制成匀浆,经20,000rpm离心30min,去除组织糜沉淀,取上清过0.4μm滤膜除菌,用核酸/蛋白分析仪检测其蛋白浓度,并排除内毒素污染后,分装后置-30℃冻存备用2、实验分组:实验设计7个组,分别为3个不同浓度的人蛔虫抗原应用液刺激DC组(H1-DC、H2-DC及H3-DC);3个不同浓度的猪蛔虫抗原应用液刺激DC组(P1-DC、P2-DC及P3-DC)和仅有DC诱导体系(不含任何抗原)空白对照组(K-DC)。人、猪蛔虫抗原的3个梯度浓度都分别为10g/ml、100g/ml和200g/ml。3、骨髓DC的诱导培养:取C57BL/6小鼠的肱骨、胫骨和股骨,用500U/ml双抗(青霉素和链霉素)PBS浸泡清洗后剪断骺端,用RPMI1640液抽吸将骨髓冲出,将所得细胞过200目钢网成单个细胞,而后用红细胞裂解液处理,洗涤2遍后,用DC诱导体系定容制成细胞悬液,按3×107/孔接入六孔板,放入37℃、5%CO2培养箱中培养,3天后,吸弃悬浮细胞,加入同体系培养液4ml/孔。每天半量换液,第6天收集DC(取一份作为流式细胞检测的初始DC来源)。4、蛔虫抗原刺激DC:将第6天收集悬浮DC细胞,按实验分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蛔虫抗原培养,细胞密度为8×104/ml,48小时后收集悬浮细胞,即为刺激后DC (H1-DC、H2-DC、H3-DC和P1-DC、P2-DC、P3-DC及K-DC)。5、FCM检测DC表面分子的表达:分别收集初始DC和P1-DC、H1-DC和K-DC,用PBS洗后,用0.3%叠氮钠溶液重悬,各组加入相应量的anti-CD11c PE、anti-CD83FITC、anti-CD80PE-Cy5及anti-CD86PE,混合后4℃避光反应半小时以上,用流式上样缓冲液清洗后上机。6、脾淋巴细胞分离: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处理小鼠的脾脏的单细胞悬液,洗涤2遍后用含10%FBS的RPMI1640调整细胞浓度为1×107/ml,接于6孔板(4ml/孔),放入37℃、5%CO2环境中培养4小时,收集悬浮细胞备用。7、ELISA检测细胞因子:将收集的各组抗原刺激DC及K-DC用25μg/ml丝裂霉素C处理,而后按1:25的数量比混合脾淋巴细胞于培养箱中培养。分别于24h、48h、72h取1板水平离心(2,000r/min、15min),收集上清,而后对收集的各组上清,用ELISA法检测Th1/Th2细胞因子(TNF-/IL-10)的表达。8、荧光定量PCR:取中浓度抗原刺激的DC(H2-DC、P2-DC)和K-DC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与脾淋巴细胞细胞按1:25比例混合培养,分别在24h、48h、72h收集细胞,用TRIzol溶解收集,于-30℃保存。按TRIzol一步法抽提总RNA,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RNA的浓度。按Invitrogen的M-MLV第一链合成试剂盒逆转录成cDNA,然后按SYBGreen试剂盒进行定量PCR扩增,以cyclophilin-A作为内参。反应条件为:50℃2min,90℃2min及95℃15s,60℃30s,反应50个循环。每组标本设3个复孔,以K-DC组第1天的表达量为对照,计算Foxp3mRNA的相对表达量RQ值即2-Ct。9、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采用one-way ANOVA和UNIANOVA分析,结果用x s表示结果:1、FCM法检测DC表面分子的表达:FCM检测四组DC表面CD11c、CD80、CD86及CD83的表达水平,分离所得CD11c表达比例96.93%的DC;两种蛔虫抗原都会影响DC表面活性分子的表达,相对于K-DC,P1-DC组各分子表达量都明显下降,而H1-DC组则有一定程度的升高。2、ELISA检测Th1/Th2细胞因子表达:除H3-DC外,各时间段实验组TNF-的表达量都低于对照组(K-DC),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浓度组及高浓度组除24h段与72h段外,各时间段,相同浓度的两种抗原刺激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IL-10在各组的表达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各时间段的相同浓度除24h外,人蛔虫抗原组高于猪蛔虫抗原组(P<0.05)。3、荧光定量PCR分析Foxp3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相对于H2-DC组Foxp3mRNA的表达量,K-DC和P2-DC组各个时间段都较低,且都与前者存在差异性(P<0.05)。H2-DC组的表达量在短期内增加明显,但又随时间而减少。P2-DC组则先增后减,但都与K-DC组间无差异性(P>0.05)。结论:1、两种蛔虫抗原对DC表面分子表达量的均有刺激作用。但是两者表现不同:猪蛔虫抗原表现为抑制DC表面分子表达,而人蛔虫抗原则促进DC表面分子表达。2、两种蛔虫抗原刺激的DC均可促进淋巴细胞的Th1/Th2免疫平衡向Th2偏移,但人蛔虫抗原的效果更强。3、不同蛔虫抗原刺激的DC对Tregs活性的影响是不同的:人蛔虫抗原刺激的DC促进Foxp3mRNA的表达,猪蛔虫抗原刺激的DC不影响Foxp3mRNA的表达。
其他文献
<正>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由于具有激发光组织穿透深度大、自发荧光背景小、光稳定性与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在生物成像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其上转换发光量子产率低,发射光组
目前,能源危机日益加剧,人类对于清洁且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在各类新能源中,氢能凭借高能量,清洁等特点一直备受关注。在各类制氢技术中,电解水析氢技术具有产物纯度高,零污染清洁可持续等优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研发价格低廉、性能高效的电催化析氢催化剂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Mo基化合物,包括硫化物,氮化物以及碳化物具有很好析氢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并且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较高,在电催化析氢领
  随着分子磁性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自由基-稀土配合物由于在设计合成单分子/单链磁体方面的具大的潜力而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自由基是一类具有单电子自旋的特殊有机配体,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