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源性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分离株特征及肠溶血素基因分型分析

来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he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是一类能产生一种或一种以上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的总称。STEC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引起人的感染性腹泻、出血性肠炎(hemorrhagic colitis,HC)及病死率高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志贺毒素(Shiga toxin,Stx)是STEC最关键的致病因子,但其他一些致病因子如紧密粘附素(Intimin)、肠溶血素(Enterohemolysin,EhxA)等在STEC致病性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O157:H7是STEC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血清型,但近年来由非0157 STEC引起的散发感染或暴发逐渐增多,在许多国家或地区甚至超过STEC 0157。本研究拟了解中国腹泻患者和健康人群粪便中非0157 STEC检出情况,并从血清分型、毒力基因特征、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志贺毒素噬菌体分析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等方面对分离菌株进行分析。2010年-2014年间,从河南睢县、四川自贡、青海玉树、深圳龙岗和上海5个地区的腹泻患者或健康人粪便标本中共分离非0157 STEC菌株27株,部分地区腹泻患者非0157 STEC的分离率约为1.3%,而健康人群的分离率仅约0.2%。27菌株分为16种不同的O:H血清型,最常见为O130:H8血清型,包括6株菌;026:H11和0117:H8血清型分别包括3株菌;091:H14和O107:H7血清型分别包括2株菌;其余11种血清型(O111:H8、0112:H8、021:H25、084:H2、05:HNT、020:H30、ONT:H30、O104:H7、048:H21、O149:H10 及 043:H2)分别只有 1 株菌。MLST将27株非0157 STEC菌株分为16种序列型(Sequence type,ST),最主要的ST型别为ST13,包括9株菌;ST21和ST504型分别包括3株菌和2株菌;其余13株菌分别属于不同的ST型。志贺毒素分型结果显示,11株携带stx1a亚型;12株为stx1c亚型菌株;而携带stx2d亚型菌株1株,stx2e亚型菌株3株;1株菌同时携带stx1a和stx2b两种志贺毒素亚型。其他毒力基因 eae、efa1、saa、paa、astA及ehx 的携带率分别为 18.5%(5)、18.5%(5)、29.6%(8)、22.2%(6)、11.1%(3)、11.1%(3)及 25.9(7)%。对两株stx2&阳性菌株STEC413和STEC509的Stx2诱导及Vero细胞毒性测定表明,这两株菌在丝裂霉素C诱导剂的作用下Stx2e的诱导性及对Vero细胞的毒性均明显低于STEC 0157:H7暴发菌株Xuzhou21。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所获得的STEC413和STEC509菌株Stx2e前噬菌体序列,其大小分别为32133bp和61142bp;C+G%分别为48%和49%;染色体插入位点分别为opmW和yecE;所包含CDS数量分别为58和105。与猪来源菌株S1191的Stx2e噬菌体参考序列相比,STEC413携带的Stx2e噬菌体序列与其相似性仅为50.0%,二者拥有相似的整合酶,但插入位点和调控基因Q均不同。而STEC509携带的Stx2e噬菌体序列非常特异,尚无类似的噬菌体序列报道,表明Stx2e噬菌体基因组具有高度多样性。通过与不同致病型和共生型大肠埃希菌及志贺菌属的全基因进化分析,发现STEC413菌株与共生型大肠埃希菌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STEC509菌株与其他非0157 STEC菌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表明Stx2e噬菌体可以整合到不同遗传背景的大肠埃希菌菌株中。除噬菌体编码的志贺毒素、LEE岛编码紧密粘附素(intimin)外,位于大质粒p0157上的肠溶血素作为STEC 0157:H7的毒力因子在致病性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对非0157 STEC菌株的肠溶血素基因(ehxA)进行了分析。434株非0157 STEC中检测出138株(31.8%)ehxA基因阳性菌株,分别来自健康人(1株)、腹泻患者(9株)、不同动物(108株)及食品(20株)。通过PCR扩增测序得到了 138条ehxA基因全长序列,根据序列相似性分为36种不同的序列型。将本研究中获得的36条特异序列,结合GenBank中代表性ehxA序列,进行Neibour-Joining(N-J)进化分析。根据N-J树和序列相似性,将ehxA划分为3个组别,即Group(Ⅰ、Ⅱ和Ⅲ)。通过对不同组别非0157STEC菌株溶血特性、血清型、来源、毒力基因特征等的分析发现,腹泻患者的菌株均属于Group Ⅱ,且多数携带毒力基因eae,而动物(97.1%)和食品(80%)来源的菌株多分布在Group Ⅰ中。总之,通过本研究,初步了解了中国部分地区人源非0157 STEC的流行情况和菌株基本特征;丰富了人源性stx2eSTEC菌株及Stx2e噬菌体基因组的认识;建立了基于序列分析的肠溶血素基因(ehxA)分型的方法,该方法对菌株的致病潜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以古今医案云平台为依托,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较为全面地归纳和分析唐旭东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用药特点和经验,并依靠网络药理学的分析方法,对唐旭东教授的常用药的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挖掘分析。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唐旭东教授门诊中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病人,共纳入182名病人的276次就诊记录,将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和刻下症、中医诊断、中医证候、西医诊断、方药
肿瘤的靶向治疗是现阶段人们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由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分泌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在肿瘤血管生成、生长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VEGF通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s,VEGFR)相互作用来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因此
多孔材料是一类具有相互连通或密闭孔洞的复杂结构,表现出质轻、比表面积高和隔热等性能优点,在催化、阻尼、吸附、储能和电化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两亲性固体粒子为稳定剂的皮克林(Pickering)乳液模板法作为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之一,有着稳定效果好、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等特点。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和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作为近年来热门的纳
新课改要求,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要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及策略,通过高效、高质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语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针刺对于高血压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并观察睡眠改善是否能调控患者上午血压。探索卒中后患者睡眠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所有受试者均来自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采取随机数字表将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3例,共脱落4例,每组各脱落两例,剩余总有效病例数为62例,每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血
本次汉译实践报告是基于美国绿色建筑专家Bruce King的著作The New Carbon Architecture节译的翻译实践报告。笔者节选了该书的第三章至第五章进行翻译,共计12356单词。完成翻译实践后,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归类,由此撰写了本篇实践报告,总结方法经验,将翻译中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旨在为以后的翻译工作或其他译者提供一些参考。本次报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任务
报废汽车经拆解破碎后,其混合物料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铜、铝合金物料。具有较高的回收与市场价值。由于铜、铝回收再利用方式的不同,需要从混合物中分选出铜、铝物料并相互分离。X射线分选是一种利用X射线探测识别物质种类,再通过机械装备对其分离的技术手段。本文将X射线分选技术用于破碎铜铝的分选,研究了X射线铜铝识别方法,对X射线分选设备进行结构设计。选择双能X射线透射技术作为铜铝的识别手段。使用蒙特卡罗程序对双
近年来,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在东北地区一直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水稻品质及产量,对当地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试验对黑龙江省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建立了对该病原菌快速检测体系,同时进行了黑龙江主栽水稻品种对细菌性褐斑病的抗性鉴定,测定了14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褐斑病菌的抑菌效果,以期为病害综合防治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2017年从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哈尔滨市阿城区、五常县、方
公共租赁住房(简称公租房)作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快速有效的解决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进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难的问题。当前,随着我国公租房的大量建成并投入使用,公租房的运营监管问题已然成为了制约公租房健康发展的重大难题。国内关于公租房的研究局限于公租房建设期的管理以及运营期的准入退出管理,关于公租房运营监管的研究较少,已有关于公租房运营监管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设期的监管
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耕地资源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这个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进而影响区域的粮食安全。中国实行了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