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常通口服液对兔术后肠粘连的作用,并探讨其预防机理。 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72只,除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1)外,其余动物均制备为肠粘连动物模型。肠粘连模型仿Thomas and Rhoads方法制作。用3%戊巴比妥钠耳静脉麻醉(30mg/kg),腹部剪毛,以3%碘酊和75%乙醇分别消毒术野,在无菌操作下手术,沿腹正中线纵向切开5-6cm切口,开腹后将全部结肠轻轻拉出体外,找到盲肠,用解剖刀刮盲肠浆膜面10遍至整个盲肠浆膜面点状出血再滴1滴无水乙醇于创面,回纳盲肠,然后用血管钳钳夹与盲肠相对应的壁层腹膜,结扎后,分两层关闭腹腔。动物术后随机分组,于术后4小时起分别给予每日两次灌胃:实验(1)、(2)组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20ml/kg,实验(3)、(4)、(5)、(6)组分别为常通口服液小、中、大剂量和维生素E组,给予常通口服液5g\10g\20g/kg及维生素E0.5g/Kg。术后第七天进行粘连程度肉眼分级,同时兔耳缘静脉取血观察常通口服液对肠粘连兔纤溶性及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结果:术后第七天,各组动物均成活,无切口感染。实验显示(1)粘连程度肉眼分级:常通口服液对兔术后肠粘连有显著的预防作用且疗效优于维生素E(P<0.05)。(2)常通口服液对肠粘连模型组兔血浆中TPA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而PAI活性明显增加(P<0.05),并且明显降低兔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3)常通口服液显著降低肠粘连兔血浆全血还原粘度(P<0.05),并且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疗效显著优于维生素E(P<0.05)。 结论:常通日服液对兔术后肠粘连有显著的预防作用,疗效明显忧于维生素E。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增强纤溶酶原活性,降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还原粘度,防止血栓的形成,从而起到防止肠粘连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