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嵩山地区东周至秦汉时期城邑变迁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ya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周至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城邑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伴随着以血缘为核心的分封制向以地缘为核心的郡县制的巨大转变,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动荡与频繁的战争,城邑发展经历了布局完善、数量增长、组织模式调整等一系列重要变革。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城邑发展的核心区,其中位居其腹心的环嵩山地区城邑分布尤为密集,现已发现的百余座东周至秦汉时期城邑遗址,为考察该阶段城邑的发展演变提供理想样本,进而提供理解该阶段历史变迁的独特视角。全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论述研究的时空范围与历史背景;第三,介绍前人研究现状,随着大量城址资料的发现,从重点城邑的研究向对城邑系统化的研究转变,并探讨本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及方法;最后,提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第二章为城邑遗址资料的整理与初步分析。本文全面搜集了环嵩山地区经过考古调查或发掘的,年代较为明确的东周至秦汉时期城邑遗址共113座,其中春秋时期51座,战国时期75座,秦汉时期74座,因战国及秦汉时期对前代的一些城邑有所沿用,故在数量统计上存在一定的重复。并将所发现的城邑遗址依据规模大小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1000万平方米、1000-500万平方米、500-100万平方米、100-50万平方米、<50万平方米(另有城址因被毁坏或未进行考古发掘而规模不明者),按等级划分依次介绍。第三章为城邑特点与变迁的研究。对春秋、战国与秦汉时期城邑的特征,尤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详细考察,再通过历时性比较探讨城邑的变迁过程。研究中既关注历来为学界所重视的高等级城邑的情况,又更加重视数量更多的其它较低等级城邑的结构、分布及兴废情况,从而更加全面的认识环嵩山地区及三个主要时期城邑的分布特征及变迁进程。第四章为城邑变迁的影响因素。对环嵩山地区东周至秦汉时期城邑变迁所反映出的政治、军事防御、交通等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政治因素是影响城邑分布变迁的主要因素。环嵩山地区东周至秦汉时期的城邑的变迁当与该阶段政治制度的转变存在密切联系。第五章为结语。对全文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对整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其他文献
元代有两种昆山腔,一种是顾坚等文士创立的清唱昆山腔,一种是民间艺人创立的作为南戏四大唱腔之一的昆山腔。明代嘉靖年间魏良辅将清唱昆山腔的演唱方式引入剧唱昆山腔,演唱
本文从中西结合药学的治疗优势、中西药相互作用、中西药合用不良反应、中西结合药学服务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西结合药学的研究进展,并对中西结合药学的发展进行展望。
<正>气体渗氮是重要的热处理表面强化工艺,适用于汽车、能源等动力机械、有色金属型材、电子资讯产品、家用电器、医疗器械、家具、五金制品和各种机械设备等制造业的热处理
目前我国外科疾病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需手术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HIV对医护人员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被血液污染的针头和器械而感染,其原因主要是手术时器械划破皮肤,
智能生产线将先进工艺技术、先进管理理念集成融合到生产过程,实现基于知识的工艺和生产过程全面优化、基于模型的产品全过程数字化制造以及基于信息流物流集成的智能化生产
<正>射频隐身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以机载电子设备为主,如飞行器的机间数据链和机载相控阵雷达的射频隐身技术,并以飞行器的应用研究为重点。射频隐身技术1射频隐身技术的内涵隐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新技术在教学课堂当中得到了应用。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展、社交媒体更新迅速的情况下,使得学生更加倾向使用微信等通信工具进行具有
为实现铁路线路施工自动化,我国研制开发了09-32CSM型连续式捣固车的投入使用。上海局工务机械段结合现场实际需求,将该机型主要投入到线路维修施工中,本文总结一些使用情况和体
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海岛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海南岛周边无居民海岛数量众多,资源丰富,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如火如荼之际,迫切需要加强对海南岛周边无居民海岛的开发与利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无论是当年的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在以各自的方式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第二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