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i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开放与发展不断深入。一些毗邻地区依据优势互补、优势共享、优势叠加以及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建立了各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长三角作为我国最有影响的区域合作组织之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是,自2000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影响,长三角地区的商务成本不断上升,迫切需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向中部及西部地区转移的进程不断加快。  近年来,安徽省制定了相关促进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政策,特别是2010年初,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纳入国家级发展战略之后,安徽省成为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对促进两地的产业结构调整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近年来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情况来看,行业选择比较盲目,不利于安徽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在区域产业合作中,安徽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问题。该研究为安徽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行业定位提供了参考依据;对招商引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对“示范区”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章首先分析了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地区产业合作的经济基础,运用产业静态集聚指数和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分别得出安徽与江苏、浙江、上海之间可能具有产业对接趋势的行业;然后运用熵值法比较分析了安徽与江苏、浙江、上海的商务成本及其构成以及它们的变动趋势;最后根据商务成本对产业转移路径的影响机制,分别得出安徽与江苏、浙江、上海具有产业对接趋势的行业在两地之间转移的方向和承接期限。  得到的主要结论是,长三角地区具有转移趋势的行业以处于衰退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处于成熟期的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主,重点是制造业,尤其是矿品制造业和一般设备制造业;而这些行业在安徽省内大都具有集聚的趋势。因此安徽与长三角之间存在产业对接的可能。进而从商务成本的角度考察安徽省承接这些行业的可能性和期限类别。得知安徽近期可能承接的行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远期可能承接的是资金或技术密集型行业。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深化,我国金融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国际竞争,而金融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风险。为了保证地方金融的正常运行和经济的平稳发展,各地地方政府在不断地进
我国的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促进了新技术的产生,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我国的风险投资业不断得到政府的支持。近些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
目前对制度建设的根本性,在党内才刚刚形成共识。对上升到以制度为本,高度重视制度的载体地位,还需要假以时日。    近年来,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同步,不少贿赂方式也发生明显变化,从过去赤裸裸的权钱交易,逐渐转为隐蔽性较强的性贿赂、信息贿赂、业绩贿赂、感情贿赂等非物质化贿赂。  笔者以为,产生非物质化贿赂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反腐败高压态势使然。从1993年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以来一直保持着对腐败
资源型城市是因当地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多年的资源开采使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资源枯竭、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众多,资源型城市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