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无土栽培和穴盘育苗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加速了固体栽培基质的开发研究,进口基质质量明显高于国产泥炭基质,提升国内育苗基质的整体水平变得尤为迫切。本实验室已开发了含单一功能微生物的生物育苗基质生产配方及工艺,为进一步增强生物育苗基质的功能多样性,本文首先将具溶磷、产生长素、拮抗病原菌等功能中一种或多种分离自植物根际的微生物种质资源进行组合筛选,获得多功能菌群,再将之与普通育苗基质有机融合研制含PGPR菌群生物育苗基质,最后评估了育苗基质苗盘期促生效果及移栽后盆栽促生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首先筛选出分别具产IAA和溶磷能力的菌株,并评估了利用所筛选菌株研制的生物育苗基质的育苗效果。共获得10株具产IAA能力菌株,其中产IAA量大于5.00mg.L-1的菌株依次分别为L-60、NJAU-5、69、84和57。经初筛、复筛共获得5株能够在以Ca3(P04)2为唯一磷源的NBRIP培养基上具有明显溶磷圈(D/d值大于1.5)且溶磷量大于200ug mL-1的菌株,分别为NJAU-3、L2、L8、Y2和Y40。两季苗盘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菌株NJAU-3、Y2_、Y40、L-60、NJAU-5、69和84的生物育苗基质,表现出较为突出的促进幼苗生长能力。2.利用所筛选出的单菌株与本实验室经过广泛田间试验验证具有促生及抗土传病害功能的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进行对峙试验,筛选组合菌群。结果表明,与菌株SQR9对峙无桔抗圈的溶磷菌株分别为Y40、Y2和NJAU-3,产IAA菌株分别为NJAU-5、L-60、69和84。经过筛选的7株菌在BiologGENIII鉴定板(第三代鉴定板,含71种碳源、23化学敏感物质及阴性和阳性对照各1种)上发生显色反应,分析每种功能菌(溶磷或产IAA)与SQR9碳源重合关系,得到菌株SQR9与单个溶磷菌之间碳源重合利用相对最多和最少的组合分别是SQR9+Y40和SQR9+Y2;菌株SQR9与单个产IAA菌之间碳源重合利用相对最多和最少的组合分别是SQR9+69和SQR9+L60;菌株SQR9与两菌之间的碳源重合利用相对最多和最少的组合分别是SQR9+69+Y40和SQR9+L60+Y2;菌株SQR9与三菌之间碳源重合利用相对最多和最少的组合分别是SQR9+Y40+69+94和SQR9+Y2+L60+84。两季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碳源利用重合数与植物促生效果呈显著的负相关。在功能菌与菌株SQR9碳源重合利用相对较少组合中SQR9+Y2+L60+84、SQR9+Y2+L60、SQR9+Y2+L60、SQR9+Y2+84、SQR9+Y2 和 SQR9+L60 六个处理在两季育苗效果均高于单菌及对照CK,其中组合SQR9+Y2+L60育苗效果显著高于单菌及对照CK;在功能菌与菌株SQR9碳源重合利用相对较多组合中,各组合育苗效果高于单菌及对照CK,但无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设置添加氨基酸营养液促进功能菌菌群发挥效应育苗效果试验,组合SQR9+Y2+L60+84+AA、SQR9+L60+84+AA、SQR9+Y2+84+AA、SQR9+L60+AA、SQR9+69+84+AA 和SQR9+Y40+84+AA育苗效果高于未添加氨基酸处理,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根据苗盘育苗试验结果,待幼苗长到两叶一心期,选取长势较好且均一的种苗移栽,分别为 SQR9+Y2+L60+84、SQR9+Y2+L60、SQR9+Y2+84、SQR9+Y2、SQR9+L60、SQR9、Y2、L60、84处理和对照CK,共10个处理所育种苗进行盆栽试验。SQR9+Y2+L60处理和SQR9+84+Y2处理生物育苗基质所育种苗移栽后,在株高、茎粗和地上部鲜重分别显著高于相应各个单菌处理、对照CK、SQR9+Y2处理、SQR9+L60 处理和 SQR9+Y2+L60+84 处理。SQR9+Y2 处理、SQR9+L60 处育种苗,但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SQR9+Y2+L60和SQR9+Y2+84两个处理在黄瓜根际土和土体土中可培养总细菌数均强于其他处理。综合苗盘试验及两季盆栽试验结果,SQR9+Y2+L60、SQR9+Y2+84两个处理研制的含复合菌群功能型生物育苗基质,在育苗效果和后期盆栽效果均优于单菌及对照CK,最终确立复合菌群生物育苗基质的最佳组合为SQR9+Y2+L60和SQR9+Y2+84。综上所述,对多功能菌群在穴盘育苗中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微生物碳源利用重合数与植物促生效果呈显著的负相关,为PGPR产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