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因子及基因点突变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y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许多已知的肿瘤是由基因或蛋白的变异引起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肿瘤信号通路相关的转录因子活性改变或基因突变,这些变化与肿瘤的发生、侵润转移和耐药性等方面密切相关。这些转录因子和基因突变的早期、准确、简便、快速的诊断,对于疾病的早期治疗、用药指导和发病机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方法普遍存在操作繁琐费时、仪器昂贵、且对工作人员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等不足,只能在专门的实验室进行,因此开发一些简便、价廉、精确且易于普及推广的检测方法是一件很有价值的工作。基于当前检测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新的检测方法的探索,并实现了对转录因子和基因点突变的快速检测。主要内容分以下两部分:   (1)转录因子的检测   本课题在国内外首次提出核酸-蛋白胶体金双夹心免疫侧向层析的方法来检测转录因子的活性。该检测卡由四部分组成: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膜和吸水纸。通过在胶体金上标记具有转录因子结合序列的生物素标记的双链DNA,利用该双链DNA与转录因子的特异性结合,将胶体金捕获到固定有转录因子单克隆抗体的检测线上。该方法可在10分钟之内完成对低至100μg全蛋白提取物中c-Jun蛋白活性的检测,检测过程不需要任何仪器的使用,检测结果肉眼可见。   (2)基因点突变检测   基于单碱基延伸方法,利用引物与模版在变性温度附近的动态结合实现核酸扩增,产生biotin标记的延伸产物,该产物不用经过任何处理就可以直接用侧向层析胶体金法和电化学法检测。如采用胶体金法,点突变的检测可在30分钟内完成,灵敏度为1nM,检测结果肉眼可见。为提高检测灵敏度,我们同时开发了电化学法检测法,其检测灵敏度为1 pM。本检测方法的最大特点是操作简单,只需将反应体系置与小杯沸水中,让其自然冷却即可。而且该反应体系简单稳定,在变性温度上下均能进行扩增和延伸,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综上所述,这几种方法均克服了传统仪器检测中操作繁琐、费时及费用高的缺点,实现了扩增及检测整个过程的简单化,为进一步研究检测的自动化奠定基础。同时,该研究成果可提供稳定可靠的快速检测产品,可为实际应用节省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其他文献
研究了生物过滤塔处理挥发性有机物,考察了反应器启动及实际运行效果.结果 表明,采用活性污泥接种,约30 d完成挂膜驯化.在稳定运行期间,进气质量负荷最高至120 g/(m3·h),其
以炼化企业重整制氢中变气为原料,测试、改进并优选吸附材料,通过研究建立了制取燃料电池级氢气的吸附剂装填理论计算方法,并搭建了实验装置,对变压吸附制取燃料电池级氢气的
分别以乙二醇、氯化胆碱/乙二醇(摩尔比1∶2,DES1)、氯化胆碱/乙醇酸(摩尔比1∶3,DES2)低共熔溶剂为萃取剂,设计萃取精馏和萃取隔壁塔流程,模拟分离乙腈和水形成的共沸体系.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荔波县南部,地理坐标为:107°52′10″~108°05′40″E,25°09′20″~25°20′50″N,面积212.85km2。通过对3000余号的种子植物标本进行整理、鉴定
研究了以PAC进行辅助化学除磷的过程中铝盐对生物除磷与硝化过程产生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小型SBR反应器的测试与实际污水处理厂环境中的磷去除实验效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实
合成孔径雷达(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具有高分辨率、全天候、全天时等优点,其图像的应用研究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以方向滤波器组( Dire- tional Filter Bank
气相法聚丙烯装置排放气回收系统排放至火炬系统的尾气含有大量烃类和氮气,应用膜分离和深冷分离组合技术高效回收尾气中的乙烯、丙烯和氮气等组分,减少火炬排放,降低装置物
Reed-Solomon码(简称RS码)由于其具有优秀的纠正突发错误和随机错误的能力,在高清晰数字电视(HDTV)、数字存储设备(磁盘阵列、CD、DVD等)、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电话、微波中继
期刊
三峡水库建成运行后,库区水位每年在高程145 m至175 m之间的变化,在库区两岸形成海拔高度差达30 m,冬季淹没夏季出露的消落区。由于水文节律的巨大变化,消落区内许多植物因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