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翻译中的情态系统——基于语料库的《Major Barbara》及其两汉泽本的功能文体学分析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能文体学是文体学理论中的重要流派,在现代文体学研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理论基础是功能主义的语言观。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文体学越来越彰显其影响,为语言学、文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全面系统的理论依据。   韩礼德认为,语言具有三种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其中,人际功能通过语气和情态系统得以实现。本文主要探讨情态系统。国内外对于情态的研究缤纷复杂、成果颇丰,大多从传统语法、语义学、语用学及系统功能语法等角度进行探究。韩氏认为英语中的情态意义主要可借助情态操作词、情态附加成分、谓语的延伸式、人际隐喻等成分体现。而根据情态用语含义强弱的不同,又可分为低、中、高三种量值,以便考量相应的情态性质。这为本文提供了语料库功能文体学研究的理论框架。   20世纪80年代,戏剧文体学丌始登上舞台,然而国内外鲜有学者通过文体学手段对戏剧或戏剧翻译中的情态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索。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对戏剧翻译中的情态系统进行功能文体学分析,尝试探究英语戏剧及其汉译本中情态系统的人际功能,以便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关系,剖析人物的心理变化,提高戏剧翻译在人物性格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重构力。   自建语料库采用语料选自萧伯纳作品——MajorBarbara(译为芭巴拉少校或巴巴娜少校)。萧氏一生作品浩繁,MajorBarbara是其众多戏剧中颇为精彩的一部,极好地传达了其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现人物性格冲突和主题思想的艺术特色。本剧以女主角Barbara行为、观念的变化,尤其是价值观的变化为主线展开,全剧充满持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人物之间激烈的思想交锋。研究者们曾从认知学和语用学等多种视角解读该剧本,但迄今鲜有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实验选取剧中三名主要角色Barbara,Undershaft,andLadyBritomart(林译巴巴娜,安德谢夫,薄丽托玛夫人;英译芭巴拉,安德谢夫,薄丽托玛夫人)之间的对话作为考察项。其中,军火商Ujndershaft作为Barbara的父亲和LadyBritomart的丈夫,被视为三者交集,分别分析他与另两位角色对话中的情态用法,以证明情态形式的选择,尤其是高、中、低三级情态值的选择对传达说话人的身份、说话人对命题及听话人的态度、角色间的权力关系具有微妙的调节作用。   为达到研究目的,分别将源文本及两部汉译本中的相关对话建成源文本、林译本、英译本三个子语料库,并以第三幕中众角色参观军工厂剧情为界,将各子语料库中语料划分为参观前、参观后两部分,以考察相关角色间的人际关系在参观工厂前后是否发生变化。所有语料均以UTF-8编码保存为TXT文本格式。使用语料处理软件AntConc3.2.2分别对源文本中情态操作词、情态附加词、谓语的延伸式、人际隐喻以及汉译本中相应的能愿动词、情态副词和情态副词+能愿动词/实义动词结构进行检索,获得实验数据。其中,汉译本语料在进入AntConc检索前需通过汉语分词软件V2进行分词处理。   研究发现,英语与汉语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导致情态系统产生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英语要求句法严谨,表达以形态为主轴,情态表达方式主要依靠语法功能相对固定的情态动词系统;而汉语重视语言的功能和多样性,以意念为主轴,情态的表达方式相对更为灵活多样。因此,两部汉译本无论是在情态的表现方式还是在使用数量上都不可能与原作完全保持一致。实验结果表明,情态操作词、情态附加词、谓语的延伸式和人际隐喻是MajorBarbara源文本中有效的情态系统标记形式,而汉译本中情态的标记主要由能愿动词、情态副词和情态副词+能愿动词/实义动词的结构实现。通过对原作及两部汉译本中各级量值情态词使用总数的统计比较发现,英译本更为忠实地保留了原作语言的风格特色,准确还原人物的性格特点,合理定位角色间的人际关系,总体上较林译本更为接近萧氏原作的情态系统。基于语料库的功能文体学为戏剧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其他文献
An ultra-wideband impulse radar was studied for the detection of buried life in coal mines. An improved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method based on a cro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南方黑人的形象,体现了作者对美国南方种族主义的关注。《坟墓的闯入者》是福克纳创作生涯后期的一部著名的
关系从句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语法句型之一,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结构复杂,特别是对于二语习得学习者来说,其习得难度较大。因此,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关系从句的习得一直
《奥兰多:一部传记》是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于1928年完成的作品。这部小说被伍尔夫设计为一种新形式的传记,它以其丰富的主题和精神内涵,吸引了很多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语篇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翻译理论研究。威尔斯指出,翻译并不是翻译单词孤句(除非一个单句具有篇章地位),而是翻译篇章;翻译因而是一个以篇章为
传统翻译理论强调翻译以原作为中心,译者的存在一直被忽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身份得以凸显。法国文学社会学家罗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