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视觉环境下,我们会指向突出或有趣的信息。这种指向可能是包括头部、眼睛或身体运动的外显注意转移,也可能是头部、眼睛或身体保持不变的内隐注意转移。外显注意转移和内隐注意转移曾被认为是各自独立的系统。但近10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表明两者的脑机制相似。从注意的发生来看,视空间注意可分为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两种。内源性注意指根据观察者的行为目标或意图来分配注意,外源性注意由观察者视野外部突现的信息所引起。外显注意转移和内隐注意转移都可以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引发。自Posner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这种分类开始,关于内源性和外源性视空间注意转移的研究成为基础心理学的前沿和热门领域之一。但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隐视空间注意转移上,对外显视空间注意转移的研究很少。而在日常生活中外显视空间注意转移更为常见。所以为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本研究主要探讨内源性和外源性外显视空间注意转移,并着重比较学习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表现差异。 学习障碍儿童是种特殊受教育群体,非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落后或学业不良,他们智力正常,但在思维、言语、阅读、书写、拼音或数学计算等方面能力不足。教育实践常报告这些儿童存在注意困难。本研究假设学习障碍儿童在外显视空间注意转移上存在缺陷,这种缺陷是由于他们不能较好地利用提示信息和缺乏较好的注意策略造成,这种缺陷会影响他们在要求较高的认知加工任务上的表现。设计了两个眼动实验以三、六年级学障和正常儿童为被试来验证这些假设。 实验一采用认知提示线索诱发儿童的内源性外显注意转移。眼动仪记录儿童的反应时、注视时间、注视点数、注视位置等数据。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六年级正常儿童表现出较好的内源注意控制能力,而六年级学障儿童只在反应时指标上表现出较弱的提示效度效应,显示内源注意控制能力的不足。三年级学障和正常儿童都表现出明显的提示效度效应,学障儿童的提示效度效应量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