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作出建设三线的决策后,山西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大部分地区被纳入三线建设的范围。主要包括国防工业建设、铁路建设以及能源、冶金、机械等领域的建设。本文以山西省三线建设职工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晋东南电子工业基地的4370厂、4542厂及音响厂为例,从其群体的来源构成、工作情况、生活情况、思想情况、社会流动以及对当地居民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变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山西省三线建设职工群体各方面状况的变迁。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分三部分介绍了山西省三线建设职工群体形成的背景,包括国家的三线建设、山西省的三线建设以及本文所选的4370厂、4542厂、音响厂的建设。对山西省三线建设职工群体形成的历史条件进行了概括。第三章介绍了山西省三线建设职工群体在三线企业建设的不同阶段的来源与构成,交待了三线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人员变迁情况。第四章从三线企业的组织机构的变迁、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和任务、“文革”影响、薪资待遇等方面介绍了山西省三线建设职工工作情况。第五章介绍了山西省三线建设职工群体生活情况。从交通出行、住房条件、子弟教育、医疗卫生四方面介绍了其基本生活情况;从学习活动、娱乐活动、劳动竞赛、体育运动四方面介绍了其文化娱乐活动;从职工对三线建设的情感变迁、社会认同变迁两方面介绍了其心理状况变迁。第六章从山西省三线职工及其子弟生活发展现状、三线职工群体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关于三线建设职工群体的现实启示三方面介绍了三线建设职工群体的影响及启示。山西省三线建设职工群体来源构成、工作情况、生活情况、社会流动以及对当地居民的影响是山西省乃至全国三线建设进程的一个缩影但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山西省三线职工群体的变迁既反应了公有制企业职工群体在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工作生活状态,也呈现了其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经历的种种问题。其整个过程将为我国国企改革工程中其工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