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动机是外语学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着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度。然而,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由于某些外在的或者内在因素的影响而逐步衰退,也就是所谓的“去动机”或者“动机削弱”。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探讨三个年级影响高中生动机削弱的主要因素。由于目前国内高中生面临巨大升学压力所呈现出的厌学心理,以及缺乏对英语的兴趣,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本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共探讨两大研究问题:1)高中阶段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削弱的整体趋势是什么?2)三个年级学生产生去动机的最显著因素分别是什么?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工具为一份调查问卷,问卷来源是Dornyei的动机削弱九因素分类问卷,王壮琴(2011)已在她的硕士论文里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调查对象为江苏省仪征中学174名高一至高三的学生,问卷数据收集由研究者本人在学生晚自习期间收集。数据分析主要采用SPSS17.0计算问卷项目的百分比和均值,对高中三个年级具有去动机倾向的学生进行了总体及年级对比分析。定性研究工具是开放式访谈。访谈对象是分别选自三个年级的六名动机减退的学生,每次访谈大约十分钟,目的是进一步了解补充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削弱最显著的因素。访谈当场记录,以便研究者本人回去转写。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174名高中生总体统计描述发现,有51.72%的学生具有去动机倾向,且从高一到高三呈上升趋势。在所有被调查去动机因素中,有六大类因素得分最高,由高到低依次是:家长的影响,对英语的态度(不感兴趣,讨厌语法和单词),教材相关因素,学校环境,学习者自身因素以及英语学习的强制性。这些研究结果与王壮琴2011年的硕士论文研究结果大体一致,唯一不同的是本研究中的教材因素得分与之前的研究有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地区使用不同教材所致。2)通过对三个年级的对比分析发现,高一年级产生去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对英语的消极态度,教材及自身因素;高二年级产生去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对英语的消极态度,自身及教材因素:而高三的去动机倾向主要来自外部因素:父母及朋友的消极影响,学校环境及对英语的消汲态度列前三位。以上研究结果对于了解不同阶段的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弱化的原因,以及分类分层再激发和保持英语学习动机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对于动机削弱因素相同的高一高二学生来说,教师应正确利用记忆方法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规律,及时给予正面反馈,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共鸣。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归因模式及合适的学习策略。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校内,要创建轻松和谐的英语学习环境。校外,家长尽力营造和睦轻松的家庭氛围,以正确的观念影响子女,建立多元化的家校合作机制,以恢复其学习动机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