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2P(Peer-to-Peer)是当前比较流行一种网络应用技术,也是计算机研究领域比较热门的一种网络模型。它具有高效率搜索能力、良好的可扩展性等优点,有效地解决了C/S模式和B/S模式下单点故障的问题。P2P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边缘结点的各种网络资源(如数据资源、带宽资源等),大大降低了对中心服务器资源的消耗。因此,P2P的各种网络应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文件共享、即时通信、协同计算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现在Internet上最常见和应用最多P2P网络是集中式P2P网络。它保留了中心服务器,并且利用中心服务器来保存用户节点的地址信息和该节点上共享文件资源的描述信息以及其它重要信息。在集中式P2P网络中,资源本身是分散存储在P2P网络的各个节点上,实际的资源数据传输也是在对等节点之间进行。中心服务器的作用是为P2P网络中的节点提供发布和查询资源信息的服务。集中式P2P网络中可提供中心服务器的资源索引检索、用户信息和资源信息的管理服务以及用户之间进行标准的点到点通信协议。因此,集中式P2P网络中用户享有高效正确的检索服务。但是集中式P2P模型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中心服务器负荷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中心服务器的崩溃;而中心服务器的崩溃直接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本文针对集中式P2P网络中Peer向中心服务器发出的查询信息过于集中,导致服务器因负载过重以及网络中的Peer过于依赖中心服务器的缺点进行研究。针对这些不足,本文提出Peer私有组PPG(Peer Private Group)的概念进行对集中式P2P网络模型进行改进。在PPG概念定义里,每个Peer有且只有一个PPG,它是系统为每个Peer创建初始组。PPG主要用于存储成员Peer的信息和资源信息,每个PPG中存储的成员Peer信息和资源信息可供网络中其它Peer进行检索,这样能够有效地解决服务器负载过重和严重依赖中心服务器的问题。为了验证PPG模型的可行性,我们通过PeerSim仿真平台设计仿真实验,对PPG模型与传统集中式P2P模型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PPG模型的整体性能比传统集中式P2P模型在中心服务器负荷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以及弱化Peer对中心服务器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