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结合碳纳米材料、壳聚糖(CS)和RGD肽的特点,制备了壳聚糖及其复合物纳米粒子(CS NPs)、石墨烯-壳聚糖纳米粒子复合物(GO-CS NPs)和石墨烯-壳聚糖-RGD纳米粒子复合物(GO-CS-RGD NP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Zeta电位仪等对所制备的材料的微观形貌、表面官能团和表面电位、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以黑色素瘤细胞(A375细胞)、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和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为对象,详细研究了所制备材料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质粒(pEGFP-N1)转染性能和细胞毒性。具体工作如下:(1)利用混酸(浓H2SO4+HNO3)化学氧化方法,制备了不同氧化时间的碳纳米材料。采用多种方法对所制得的碳纳米材料进行了表征;详细研究了所制备碳纳米材料对不同细胞的活力影响以及pEGFP-N1转染性能。结果表明:混酸化学氧化可使MWCNTs和Graphene的微观形貌和表面功能团均发生变化;所制备的三种碳纳米材料都可以将pEGFP-N1转运至细胞内,并成功表达MWCNTs-COOH对HeLa细胞的毒性与其长度有关;在大浓度下GO-2.5h对细胞的毒性要小于未处理Graphene,并且与细胞系无明显关系。(2)利用离子-凝胶法合成了CS NPs、CS-RGD NPs和CS-oleate NPs.利用多种方法对CS NPs及其复合物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详细研究了三种纳米粒子对A375细胞的pEGFP-N1转染性能和对不同细胞的毒性。AFM和TEM结果表明:通过离子-凝胶法成功的制备了CSNPs、CS-oleate NPs和CS-RGD NPs;Zeta电位结果表明CS-RGD NPs在水溶液中带正电荷;三种纳米粒子均可以把pEGFP-N1转运至A375细胞内部,并成功地表达;CS NPs、CS-RGD NPs对细胞的毒性与细胞系无关,但都与加样浓度有关,并且毒性大小不同。(3)利用离子-凝胶法合成GO-CS NPs和GO-CS-RGD NPs复合物。通过改变多聚阴离子TPP浓度制备4种GO-CS-RGD NPs复合物。利用多种方法对所制备的复合物进行了表征。详细研究了两种纳米粒子复合物对A375细胞的pEGFP-N1转染性能;采用MTT和WST-8毒性测试方法研究两种纳米粒子复合物对不同种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GO-CS NPs复合物和GO-CS-RGD NPs复合物对A375细胞的最大转染效率分别是3.2%和2.8%;TPP浓度为1mg mL-1时,GO-CS-RGD NPs复合物对A375细胞活力抑制能力最大;MTT和WST-8毒性检测结果均表明GO-CS-RGD NPs复合物对细胞毒性与细胞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