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复合体与美国对台军售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ao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军工复合体与美国对台军售进行了研究。美国存在着众多的利益集团。军工复合体是各类利益集团中影响较大、地位较为重要的。军工复合体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美国有着特殊的地位。军工复合体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的海军现代化建设中,私人企业的广泛参与就缔造了美国工业界同军界、政界的互动关系,在这种互动关系中,军工复合体开始萌芽。一战之后,工业界同军界、政界的关系进一步密切。第二次世界大战则使军工复合体最终成型。朝鲜战争使美国经济形成了对军工复合体的依赖,越南战争则强化这种依赖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里根执政时期,军工复合体的影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经过90年代的调整,军工复合体增强了实力。21世纪初,军工复合体在美国政治、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大,并成为影响国际局势的重要因素。今天的军工复合体主要由军工企业、军方、国会议员、智库以及部分媒体构成。军工复合体的五个主体相辅相成,共同的利益纽带使它们结成了一个密切的同盟。  1979年中美建交后,出于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利益考量,军工复合体的五个主体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积极推动美国政府向台湾当局出售武器。其中,军工企业以经贸活动为掩护,不遗余力地向台方推销军事装备。军工企业还通过在台湾建立政商关系,帮助台湾当局进行武器研发等方式运作对台军售。军方在政府的代表国防部则全面参与到美国政府的对台军售决策中,并通过发布研究报告的方式,“论证”对台军售的必要性。美国国会则利用立法职能,为对台军售确立法律依据。此外,国会议员还通过写公开信的方式,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迫使台湾当局购买武器。美国智库和一些媒体在对台军售事务上则发挥了制造舆论的作用。军工复合体在对台军售事务上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在美国国内、中国大陆、台湾岛内都存在掣肘军工复合体的力量。美国国家战略和民主政治制度经常让军工复合体不能在对台军售议题上如愿。美国国内的有识之士更是坚决反对向台湾出售武器。大陆方面反对对台军售的立场十分坚定。军工复合体在20世纪80年代运作售台F一5G战斗机,90年代推动《加强台湾安全法》,21世纪初运作售台F-16C/D战斗机的图谋都因大陆的外交努力而未能得逞。相比之下,台湾对军售的制约力度较小,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军工复合体参与的美国对台军售行径造成了若干严重的后果。“条约必须遵守”和“不干涉内政的”国际法原则遭到践踏。中美关系也因此被恶化,而中国人民的和平统一事业也因美国对台售务而难以实现。军工复合体出于一己私利涉入对台军售活动也破坏了台湾的经济和政治环境。
其他文献
<正>2017年7月30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一场气势磅礴的沙场阅兵庆祝90岁生日。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参加实战化训练的三军将士沙场列阵,以战斗姿态接受中共中央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