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应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ector flow mapping, VFM)定量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室涡流,分析瓣膜活动对涡流产生的影响;2.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STI)测量左室各壁基底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及应变率,探讨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室涡流与局部心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对照组35例健康志愿者,疾病组65例临床诊断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2.仪器:采用ALOKA 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系统配有DSA-RSl工作站及GE 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系统配有Echo PAC工作站。3.方法:经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再分别应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与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舒张期及等容收缩期左室涡流参数与左室基底段各壁收缩期纵向应变参数,比较各参数的组间差异,并将涡流参数与应变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舒张期与等容收缩期总涡流强度从对照组到轻、中度组逐渐增大(P<0.05),重度组舒张期总涡流强度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容收缩期总涡流强度较中度组减小(P<0.05)。2.舒张期平均涡流强度从对照组到轻、中度组逐渐增大,重度组较中度组明显减小(P<0.05);等容收缩期平均涡流强度重度组较中度组明显减小(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比较,疾病组左室基底段各壁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及应变率降低(P<0.05),而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舒张期及等容收缩期总涡流强度与左室基底段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及应变率呈负相关(r=-0.637~-0.828,P<0.001)。5.二尖瓣开放幅度CE与舒张期平均涡流强度呈负相关(r=-0.767,P<0.001),其与等容收缩期平均涡流强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1. VFM可用于定量评估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左室涡流,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为评价异常血流动力学状态下的心肌功能提供新的视角。2. VFM联合STI证实了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心肌应变密切相关,对轻中度二尖瓣狭窄患者早期的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