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对SHR脑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和KV通道的作用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ile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MF)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及Wistar-Kyoto(WKY)大鼠离体脑基底动脉的舒缩活动作用并进行比较,以及探讨该作用的产生机制。  方法:  在急性分离的SHR及WKY大鼠脑基底动脉上,应用压力肌动图技术,观察不同浓度RMF(10-10~10-5mol/L)对内皮非依赖的血管收缩剂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预收缩的血管直径的变化,并作出比较。另外,采用酶消化法急性分离出单个脑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of Basilar artery,BASMCs),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钳制电压-40 mV下,采用浓度累积法给药,分别记录不同浓度瑞芬太尼(10-10~10-5 mol/L)对SHR及WKY大鼠BASMCs外向电流的作用,并对其进行比较,然后通过给予通道阻断剂来确定通道类型。  结果:  (1)RMF呈浓度依赖性舒张SHR及WKY大鼠脑基底动脉(P<0.05,n=5)。  (2)在相同浓度下,与WKY大鼠相比,RMF对SHR脑基底动脉舒张作用较弱(P<0.05,n=5)。  (3)预灌流10-3 mol/L的BKCa通道阻断剂四乙胺(tetraethylammonium,TEA)后,不同浓度的RMF虽仍能对SHR及WKY大鼠脑基底动脉起舒张作用,但其舒张幅度明显减小(P<0.05,n=7和6),提示RMF舒张大鼠脑基底动脉是由BKCa通道介导。  (4)给予10-3 mol/L的KV通道阻断剂4-氨基吡啶(4-aminopyridine,4-AP)干预后,不同浓度的RMF呈浓度依赖性舒张SHR及WKY大鼠脑基底动脉,与未给予4-AP干预相比,舒张幅度相近(P>0.05,n=6和9)。  (5)单个BASMCs钳制电压在-40 mV下,RMF在20~60 mV区间内呈电压依赖性增加SHR及WKY大鼠BASMCs外向电流(P<0.05,n=6)。  (6)在10-10、10-9、10-8、10-7、10-6和10-5 mol/L浓度的RMF作用下,与给药前相比,SHR除在10-10 mol/L浓度下,其余各浓度外向电流均呈浓度依赖性增强(P<0.05,n=6);而WKY大鼠在所有浓度下均呈浓度依赖性增强(P<0.05,n=6)。  (7)在10-9、10-8和10-7 mol/L浓度下,与WKY大鼠相比,RMF对SHR的BASMCs外向电流的作用较弱(P<0.05,n=6)。  (8)RMF增加SHR和WKY大鼠BASMCs外向电流的作用可部分被TEA阻断(P<0.05,n=6),提示RMF增加SHR和WKY大鼠BASMCs的外向电流可能是由BKCa通道介导。  (9)RMF增加SHR和WKY大鼠BASMCs外向电流的作用可被4-AP部分阻断(P<0.05,n=6),表明RMF增加SHR和WKY大鼠BASMCs的外向电流中可能有Kv通道介导的外向电流参与。  (10)RMF增加SHR和WKY大鼠BASMCs外向电流的作用可完全被TEA和4-AP混合物阻断(P<0.05,n=7和6),说明RMF增加SHR和WKY大鼠BASMCs的外向电流可能是由BKCa和Kv通道共同介导。  结论:  RMF扩张血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电压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激活BASMCs的BKCa和Kv通道来实现的;且与WKY大鼠相比,SHR对瑞芬太尼的舒张反应较弱。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快速试纸法检测尿胰蛋白酶原-2对小儿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以急性腹痛和(或)呕吐为主诉入院的33例患儿血液及尿液标本,分别检测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的骨折愈合过程及应用GLP-1干预治疗后的改变,探讨糖尿病和GLP-1干预治疗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可能的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雄性Wister大鼠21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