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我国第一座基于强流质子加速器的高通量脉冲中子源,可提供2.5×1016(cm-2s-1)通量的脉冲中子束流。多功能反射谱仪是中国散裂中子源一期建设的三条谱仪之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我国第一座基于强流质子加速器的高通量脉冲中子源,可提供2.5×1016(cm-2s-1)通量的脉冲中子束流。多功能反射谱仪是中国散裂中子源一期建设的三条谱仪之一,要求探测器具有200×200mm2的有效面积,50%(@2?)以上的探测效率和2mm的位置分辨。基于此要求,多功能反射谱仪采用基于3He气体的高气压二维多丝室探测器。本论文以满足多功能反射谱仪探测器的性能为要求,对高气压二维多丝室探测器进行研制。模拟不同气压3He气体对中子的转换效率和不同碳氢气体、碳氟气体、惰性气体对质子-氚核的阻止能力,选择6atm3He+2.5atmC3H8作为高气压多丝室探测器的工作气体。高气压二维多丝室探测器的核心丝室设计是决定探测器性能的关键。对探测器的不同结构核心丝室的场强、气体增益和感应电荷分布进行模拟,以及对不同结构核心丝室采用重心读出方法和数字读出方法进行性能测试,优化设计出高气压二维多丝室探测器的核心丝室结构和读出方法。二维多丝室探测器的阳极丝调制效应严重影响探测器的线性性能,测量及分析二维多丝室探测器的位置线性,得到阳极丝调制的修正方法。探测器的高气压腔体以铝丝进行密封,采用氦质谱仪检漏、抽真空和保压的方法,测试其密封性能。研制的电磁泵组成的探测器净化系统,可有效的去除探测器的杂质气体。完成组装和充气的高气压二维多丝室探测器,先后使用Am/Be中子源和散裂中子源进行详细的性能测试。高气压二维多丝室探测器的6atm3He设计,结合高气压腔体的保压测试结果,探测器可满足对2(?)中子58%~70%的探测器效率要求。高气压二维多丝室探测器的核心丝室测量到约100μm的本征位置分辨,结合2.5atm的C3H8的阻止气体设计,探测器对中子的位置分辨可达到1.4mm。阳极丝调制的修正方法,可将二维多丝室探测器的测量位置最大偏差由0.29mm降低至0.12mm。高气压二维多丝室探测器的Am/Be中子源初步测试,获得较好的n/γ分辨能力和均匀辐照响应。探测器在中国散裂中子源20号束流线的测试,获得约1.4mm的二维位置分辨和很好的二维成像性能。研制的高气压二维多丝室探测器达到设计要求,已在多功能反射谱仪室安装。
其他文献
21世纪数字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推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变革。艺术也不例外,CG绘画作为信息科技和文化艺术结合的新兴产物,早已在艺术界崭露头角,精湛又美不胜收的CG画作层出不穷,自发展以来对传统图像视觉的冲击非常之大。再看传统油画,油画历史悠久,在艺术的地位举足轻重。如今传统油画也正面临相当大的挑战,现今油画在经历各种变革后正向更多元化的方向尝试。油画与CG绘画看似生活在不同的艺术生态圈,实际它们之间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和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2018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建设西部文创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按照“一年全面启动、三年跨越式发展、五年基本建成”的总体要求,推动文创产业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成都市青羊区在这一格局中,也确立了打造文博创意之都,担当西部文创中心门户的定位,而位于青羊区的“明堂”,则成为
中国汉画像砖盛行于两汉时期,是汉代孝廉文化、厚葬风俗的历史产物,其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汉画像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部分,其砖雕技法独特,砖面图像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汉画像砖的图像纹样是对汉代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的一种再现方式,其丰富的象征性图像内容,通过压印及雕刻的方式呈现,具有绘画与雕刻的双重艺术特征,被誉为民族艺术的珍宝,世界文物宝库的瑰宝。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许多老工业区被新的工业区取代,产生了大量的厂房、仓库等旧工业建筑闲置。这些厂房建筑虽然已经逐渐失去了生产功能,但其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文脉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从未消失。为此,国家大力推进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倡导“空间换地”,提出加大对旧厂房改造的支持力度,力图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本文针对工业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旧厂房空间进行研究。通过整理归纳、实地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结合
小麦-玉米轮作是黄淮海地区最常见的轮作方式,耕作与施氮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影响的主要因素。本实验设置5个耕作处理:CT(常规耕作);NT(少免耕耕作);ST(深松耕作);D1T(深耕耕作1);D2T(深耕耕作2);每个耕作处理设置4个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120 kg·hm-2);N2(180 kg·hm-2);N3(225 kg·hm-2)。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施氮互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
追溯社会发展轨迹,自我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迈进,国家发展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带领人们重新关注农业农村的发展,呼吁人们为农村的振兴出谋划策。2012年,传统村落作为承载大量历史信息、文化景观的空间载体,初次走进人们的视野。近年来,通过国内专家学者的不断努力,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已初具规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村落特征模糊、文化断层
脊柱侧弯是人体脊柱在三维空间上发生的结构和形态畸形,是一种病程长且短时间内难以康复的疾病,给患者的外形和生活带来诸多不良影响。青少年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患病率逐年上升,康复需求持续增加。现在被公认有效的康复方式是矫形器治疗和运动康复,然而矫形器治疗带给患者较大的副作用,患者对于运动康复无法坚持,康复效率低下。随着时代的发展,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需求不再仅仅是康复产品单对疾病的作用,也有了更高层次的
本文主要以城市老旧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将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理论引入社区微更新当中,结合社区形象特点,构建一套相对系统而完整的社区视觉形象系统,以艺术设计的方式树立社区良好的视觉形象将成为城市老旧社区微更新的重要方式之一,以感性和理性的分析作为社区视觉形象的设计要点,试图总结出城市老旧社区视觉形象系统理论和原则,多方位的考虑社区中不同受众的需求,用本专业知识针对性地解决社区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无论是在理
随着社会工作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模式日渐成熟。但是在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参与主体角色偏差、协同不足等原因,导致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了厘清各主体在参与过程中的关系,本文结合了Z市J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实际案例,分析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中参与主体角色定位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对相关人员的深度访谈,以期探寻购买方、用人单位、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比例增长迅速,患慢性病的人数正逐年增加,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问题日益凸显。笔者以郑州市A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慢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观察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的研究方法,旨在详细了解老年慢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现状和需求分析,通过小组工作介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研究。首先,笔者对A社区卫生中心慢性病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概述,在问卷和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