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国联在处理1931-1933年远东危机中的分岐与合作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至1933年日本退出国际联盟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远东地区国际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时期。“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标志着一战后美国与西方国家构建的华盛顿体系首次遭到重大挑战,同时标志着远东危机的开始。在远东危机期间,美国出于切身D819利益的考虑,加强了其与国联的合作。国际联盟虽然是一战后在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倡导下成立的,但美国并没有加入这一组织。在整个二十年代美国在国际事务上独来独往,很少与国联发生联系,仅在一些公共卫生、防止毒品扩散以及国际裁军等方面与其另有联系。随着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美国与国际联盟开始意识彼此之间的合作对于恢复远东的和平与秩序的重要,的双边关系也开始得到逐步改善。“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无论是美国,还是英、法等国控制的国际联盟,都没有担当起其应负的责任,双方对事件的观点不一,都相互推诿责任,不愿带头反对日本的侵略行为。尽管事变之初国联就寻求美国的支持与帮助,然而深受孤立主义思潮和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考虑到自身原因把事变解决的希望寄托在日本币原政府身上,对国联关于派遣调查团的建议和邀请予以拒绝,且双方在关于是否规定日本撤兵期限上意见也不统一。日本在中国东北不断扩大的军事行动促使美国开始逐渐改变自己对待国联的态度,美国对于国联联盟关于中日争端所做的一些决议表示了支持,同时也开始派遣人员参加国际联盟理事会的相关会议。面对日本侵占锦州,美国发表“不承认主义”后,尽管在关于是否规定日本具体撤兵期限和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等方面与国际联盟仍有着很大的分歧,但考虑到自身利益,美国还是在设立锦州中立区等问题上与国际联盟进行了合作,并表示愿意接受国际联盟邀请其参加调查团的建议,在随后的“一·二八事变”调停中以及《国联调查团报告书》的发表上都给予了合作与支持。尽管日本反对国际联盟为解决中日争端所通过报告书并退出了国际联盟,美国仍对国际联盟处理的最后结果予以同意和支持,并派员参加其后的工作,其新任政府也继承了这一政策。纵观整个危机过程,受自身利益的影响,美国由事变之初对国联反应的冷淡逐渐走向合作,远东危机为美国与国际联盟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契机和舞台,使得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加强,这一良好关系在以后为双方合作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便利。
其他文献
期刊
植树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活动,时至明代,植树活动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它不仅具备平常的生产和生活意义,还承载有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等方面的职责。在明人看来,北部边防沿线
本文主要基于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秦汉社会主要家庭结构形成及其原因。另一方面是西汉中后期至东汉末年社会总体家庭结构变化及其原因。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的代层关系,主要
期刊
期刊
淅川沟湾遗址位于汉水中游地区,是黄河中游文化区与长江中游文化区的联结地带,也是中原与南方、西北与东南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走廊。该遗址包涵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