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扑灰年画现状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anzha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扑灰年画因其制作工艺的独特,是山东高密民间年画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2006年,扑灰年画被选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各界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高密当地的扑灰年画艺人们更是以自己的方式传承着这一古老技艺。   扑灰年画的题材包括神像类、戏曲故事类、人物传说类、山水花卉类和世俗生活类等五个基本类型。扑灰年画的技法可归纳为大涮狂涂,描子勾拉;细心粉脸,眉眼巧画;待要好看,咸菜磕花;线条粗细,随类变化;自留地里,意外效果等五种。扑灰年画的特色不仅在绘制自身,还体现在画诀与题画诗与年画的巧妙融合。   扑灰年画的传承现状与今后走向需要通过文献搜集、田野作业、问卷调查来获得认识,同时需要对扑灰年画发展史中的大事记和知名的艺人进行研究,不仅察古,还要识今;以弄清扑灰年画艺人们的生活背景,当代传承人的生活现状。扑灰年画的当代主要传承人有吕蓁立、王树花、石建庭、别世杰、梁光绪、胡鸿书、王俊波、李岩蓉。扑灰年画的销售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着。纵观今昔共有四种销售方式,即坐店卖画、开庄卖画、赶集卖画和走村串户卖画。在当代传承中,存在一些阻碍扑灰年画继承与发扬的问题。比如,生产模式的制约;较低的普及度;产地萎缩,后继无人;传统流失以及少数人对扑灰年画的认识错误。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政府的全面扶持;提高版权意识,打造品牌;政府与企业强强联手进行扑灰年画的普及与推广;政府与传承人联手培养传承人,等等。   只要我们弄清当前扑灰年画保护和传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相信扑灰年画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其他文献
本文以我国现存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三次南方少数民族服饰实地考察带回的数据为蓝本,通过对其外观、结构及形态特征进行深入、科学、系统的数据采集、测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