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与竞争优势研究

被引量 : 37次 | 上传用户:pipijia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复苏需要同时面临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诸多挑战。于是,全球范围内兴起了新一轮诸如德国“工业4.0战略”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深度调整期,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资源日渐耗竭等多重约束的外部环境,而其自身竞争优势始终建立在行业结构和市场力量的外部基础上,企业现有的能力结构与环境需求不匹配,许多资源型企业创新资源匮乏、环境适应能力弱,导致难以根据环境变化实现战略柔性与创新的协同。又恰逢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处于温和式增长阶段,常规能源供应能力过剩而绿色低碳能源供给不足的趋势将长期存在,这种局面必然导致煤炭产业链上供需双边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特别是当公众面临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困扰时,资源型企业更因其众所周知的生态环境问题饱受诟病。绿色创新能实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和谐统一,通过绿色创新孕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是资源型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也是资源型企业摆脱不可持续发展困境的关键路径。但是,纵观国内外绿色创新的实践,既有积极实施绿色创新取得成功的典范,也有勇于绿色创新、开拓新市场而全线亏损的沉痛教训。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如何驱动资源型企业的绿色创新?绿色创新到底能否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如果绿色创新能带来竞争优势,那么绿色创新到竞争优势的机制与路径是什么?”这一系列关键问题尚存争议,现有理论难以为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实践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管理工具和理论指导。本文围绕这些核心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进一步明晰了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的前因后果。首先,在文献深入研究和解析的基础上,清晰地界定了“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绿色动态能力”等概念,对本文涉及的变量进行了合理的维度划分,并开发了相应的测量量表。其次,基于循环经济理论构建了以环境无害化为目标、以绿色创新为支撑的循环经济技术链;将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系统视为包括宏观(政府)、中观(产业链)、微观(企业)三个层面子系统的自组织系统,基于自组织理论建立了来自政府、供应链和企业三个层面的绿色创新混合驱动模型,并推演论证了来自三个层面驱动力及其两两交互作用对绿色创新影响的预期假设。再次,整合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观、自然资源基础观、竞争优势理论、绿色创新理论等多种视角,提出了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绿色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演化关系的理论框架;基于“双元性”理论将绿色创新视为利用性和探索性绿色创新的动态演化过程,沿循“过程——能力——优势”的逻辑范式,对“绿色创新——绿色动态能力——竞争优势”的机制与路径进行了分层解析。最后,通过文献资料阅读、半结构化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对量表的效度与信度进行了检验,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验证了预期假设;借助LISREL8.80软件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变量区分度的检验、绿色动态能力中介效应整体模型的验证,并对实证检验结果进行了解释。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一些新颖的结论:(1)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是一种混合效应,企业内部的驱动力是绿色创新混合驱动的“引擎”,但是政府层面的驱动力对于两种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2)供应链层面的驱动力有利于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的实施,但是供应链与政府层面之间存在干扰性的交互效应,而供应链与企业层面交互效应不显著,说明绿色供应链整合的缺失将制约资源型企业的绿色创新;(3)绿色创新对于资源型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地正向作用,绿色创新是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升级不竭的“动力源泉”;(4)绿色创新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是通过绿色动态能力的完全中介效应实现的,绿色动态能力是绿色创新到竞争优势的传导机制和实现路径。根据研究结论得出了绿色创新管理的实践启示,并就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的贡献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基于自组织理论构建了绿色创新驱动力模型,揭示了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的混合驱动效应。不仅模型的构建是一种新视角,而且将以往关于绿色创新驱动力零星的研究成果整合为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拓展和完善了绿色创新驱动力的理论体系。(2)基于“双元性”理论将绿色创新视为利用性和探索性绿色创新过程,找到了平衡绿色创新短期利益与长期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这种研究使看似相互矛盾的现象兼而有之甚至相互促进,既是绿色创新研究的一种新视角,也拓展和延伸了“双元性”理论,对于深入研究绿色创新的有效实施具有理论构建和实践指导意义。(3)发现了政府层面的驱动力对于两种绿色创新的影响不同,揭示了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创新争议的原因不一定在于规制面,而在于绿色创新行为本身的差异。这一发现为解释“波特假说”的争议转换了一种视角,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对于发展和完善政府驱动绿色创新的边界和范围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4)揭示了供应链管理是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的“短板”,供应链的缺失将成为绿色创新价值创造的“天然屏障”。将企业嵌入到绿色供应链中研究企业与上下游的动态合作对绿色创新的驱动,为研究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不同驱动机制打开一扇窗,对于通过绿色供应链的构建为绿色创新成功实施搭建平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5)将“绿色动态能力”作为一种传导机制引入绿色创新与竞争优势之间,找到了一把打开绿色创新到竞争优势“黑箱”的钥匙。这种研究方法与思路不仅能够深刻触探到绿色创新到企业竞争优势演进的机制和路径,而且拓展和激发了此类问题的研究视野,为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其他文献
通过对高大平房仓分别采用两种通风类型即自然通风降温和轴流风机缓速通风降温的储粮试验,发现两种通风类型都能达到预期效果。经对比试验研究证明,自然通风降温更为理想,既
根据由金属注射成形喂料特性得出的流变本构方程和数学与物理模型,分析了金属注射成形充模流动的特性,并与塑料注射成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连续介质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
我国天然气供需将逐步形成国产天然气、进口天然气和引进液化天然气(LNG)的供气格局。为了实现输气管网的互联互通,研究不同热值的天然气的互换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介绍
冯梦龙的“三言”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翘楚,其中爱情小说计有58篇,最能代表“三言”的艺术成就。学术界对“三言”爱情小说已经有多方面的研究,本文基于前代的研究成果,力求
卧式砂磨机是广泛用于涂料、染料、油漆、油墨、医药、磁粉、铁氧体等非金属矿行业的高效率湿法超微研磨分散机械。论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卧式砂磨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并且比较
为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采用MVC设计模式、EJB组件技术、JSP技术、Servlet技术、数据库连接池技术、系统安全控制等技术在系统设计中应用。做了基于J2EE教学管理信
一般来说,年青人患上癌症,其预后要比中、老年人更差,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甚至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最近瑞典通过61769例患结肠癌病人的调查,结果发现年龄在40岁以下的结
期刊
针对陆上风电场的维斯塔斯V80 2.0MW MK7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频报轮毂漏油故障的现象,认真研究该机型的液压变桨系统,制定可行可靠的技改方案,通过此项技改大大降低变桨系统的
改革开放37年来,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逐渐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经济目标和产业目标,为全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持续的动力。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是
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处理设备众多、工艺条件复杂,处理介质含高浓度H2S和CO2,具有压力高、易燃易爆且腐蚀性和毒性极强等特性,极易引发严重的有毒气体泄漏甚至爆炸等灾难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