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社区理论视角下在线临场感对慕课学习者的满意度影响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tiandetia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社区理论是近二十年来在线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框架之一(Huang&Wang,2022)。随着该理论在在线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聚焦于在线临场感和在线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根据探究社区理论,在线临场感由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学习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四个核心因素构成(Garrison,2000;Shea,2009)。虽然关于在线临场感整体以及其内部单一因素对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关注度很高,但是这些研究很少将学生满意度作为衡量在线学习效果的重要参数。因此,本研究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探讨在线临场感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从探究社区理论视角出发,随机抽取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学习《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3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在线临场感对慕课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主要回答以下问题:1)慕课学习者的在线临场感以及学习满意度整体水平如何?2)探究社区理论视角下的在线临场感内部四因素,即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学习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是什么关系?3)社会临场感和学习临场感是否在教学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之间起中介作用?4)慕课学习者的在线临场感是否和学习满意度有关?哪个临场感因素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最大?研究结果发现:1)慕课学习者对在线临场感和学生满意度感知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四种核心因素中,教学临场感感知最高,学习临场感感知最低;2)教学存在感、社会临场感、学习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显著相关;3)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和学习临场感均可正向预测认知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和学习临场感在教学临场感与认知临场感中起不完全的平行中介作用;4)在线临场感对学生满意度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从在线临场感的具体维度来看,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是认知临场感,社会临场感,教学临场感以及学习临场感。研究表明:在线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转换教师角色,明确学习临场感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社会临场感和学习临场感的中介作用,促进认知临场感的激发。总之,在线教育应该加强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学习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的协同作用以增强学生满意度,从而提升在线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为了助力留学生提高汉语水平,同时提升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启动了“汉语角”项目,用来举办中外学生交流活动。随着留学生数量的增加,活动职能逐渐从汉语教学转向文化交流。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后,活动开始以“腾讯会议”直播的形式进行。笔者于2020年秋季加入线上文化活动的团队。两年来,工作室推出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文化主题活动,受到中外学生的一致欢迎。笔者在
学位
<正>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调查研究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对于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收录在《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中,深刻阐明了开展调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
期刊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是19世纪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将古典传统与浪漫精神相结合,涵盖了声乐和器乐流派,尤其在室内乐的创作,都有着不菲的成就。《中提琴第一奏鸣曲》是勃拉姆斯室内乐的代表作之一,在他晚年时期,将其为单簧管创作的奏鸣曲改编为通过中提琴进行演奏的版本,在作品中完美地表现出了中提琴的音色和音域,具备较高的研究价值。该作品实现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两种内容的有机结合,即把内容与形式进行充分融合
学位
疫情背景下,无数的汉语学习者和汉语教师只能通过线上的方式完成教学,而线上教学的效果远不及线下,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师生缺失了面对面交流和共同生活的环境,课堂交互性变得很差,进而影响了学生语言学习的效果,所以近几年来关于线上课堂互动的研究层出不穷,笔者对此也早有关注。去年九月份笔者参与了日本特殊项目的实习,主要负责帮助学生练习主课所学的语言项目,在上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日本学习者被动内敛的性格以及落后的
学位
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是波兰规模较大的孔子学院之一,汉语教学质量高,教学对象覆盖面广。新冠疫情爆发后,孔院为保证师生安全,保障教学质量,在线上使用了中波教师“交替式”合作教学的模式。该模式的教学效果如何?是否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这些都是本文所关注的要点。本文将该教学模式作为考察对象,对具体的实施过程及效果进行了呈现和总结,为海外线上汉语教学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中波教师线上“交替式”合作教学模
学位
本文基于环境传播视角,通过对2012-2022年网络平台114则“漂绿”广告文本的整理和分析,探讨其“说什么”和“如何说”的问题,并进行超越语义层面的剖析,提出“意义建构—身份形塑—关系建立—关联制造”的“漂绿”广告话语分析模型,以期帮助消费者有效甄别“漂绿”广告。
期刊
教材作为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为教学实践提供知识、思想、方法的信息来源,也可以成为教师在课堂中遵循的总体框架,规范了教学情境。教材建设相关研究致力于探究教材编写、教材使用、及教材评价。其中,教材评价作为教材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使用者选择最适应当下教学环境的教材。文献回顾表明,高校外语/二语教材建设研究中,教材评价研究相较于教材编写研究不足,在国内尤其如此。教材评价相关研究中,关于教材评
学位
随着近几年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服务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物流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越来激烈。因此,优质的服务必然成为物流企业赢取消费者信任、获得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利器。受制于传统营销理念的深入影响,当前很多物流企业在市场推广与客户服务方面存在问题,比如市场营销意识和客户服务理念淡薄、营销机制不够完善、专业人才能力不足等,这些都促使物流企业难以在市场上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甚至还有可能面临被市场
期刊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实践。教师作为教学实践者,其情感体验和情感实践可以影响和塑造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从而关系到教育质量和学校改进。这在教育变革的背景下尤其如此。当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各个阶段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或即将出台,深入探析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情感生活实属当务之急。本研究从社会建构主义、互动论、女性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视角审视教师情感,以中国中小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遵循
学位
新冠疫情改变了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方式,线上教学成为国际中文教育的主流教学模式,而线上教学中的互动问题也成为研究界关注的热点;开展线上语伴项目能够对教学作出补充,弥补线上教学互动不足的问题。本研究在互动理论的指导下,基于美国杜克大学在线中文学习语伴项目中的一个个案,对汉语母语者与非母语者线上协商互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互动理论聚焦于话语互动与第二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协商”,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互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