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薄膜晶体管(TFT)是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领域的半导体器件。当前,大尺寸高分辨率高刷新率的面板拥有了愈发重要的市场地位,这就对TFT器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有源层和源漏电极材料已经不能满足新型显示对迁移率和延迟的要求,新的InSnZnO材料由于具有比传统In Ga Zn O材料更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而受到了关注,铜制程由于材料本身的低电阻率特性也被希望应用于降低布线电阻从而降低面板的RC延迟。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薄膜晶体管(TFT)是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领域的半导体器件。当前,大尺寸高分辨率高刷新率的面板拥有了愈发重要的市场地位,这就对TFT器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有源层和源漏电极材料已经不能满足新型显示对迁移率和延迟的要求,新的InSnZnO材料由于具有比传统In Ga Zn O材料更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而受到了关注,铜制程由于材料本身的低电阻率特性也被希望应用于降低布线电阻从而降低面板的RC延迟。本论文针对未来大尺寸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面板的需求,以制备高迁移率、低RC延迟的TFT器件为目标,开展了对有源层材料和源漏电极材料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首先以共溅射方式制备了InSnZnO有源层,并通过直流磁控溅射制备常用的ITO作为源漏电极。测得15.23 cm~2/V·s的器件迁移率证明InSnZnO具有在未来显示中的应用潜力,但测试ITO源漏电极的接触电阻竟高达48KΩ,这会带来高的RC延迟从而对显示效果造成影响。(2)为降低器件接触电阻,将目光投向低电阻率的铜。制备了采用铜为源漏电极的TFT器件,针对铜在高温下会扩散及氧化的问题,采用了分步退火。器件迁移率提升到19.88 cm~2/V·s。接触电阻也因材料改变下降至10.128KΩ。然而由于铜的扩散,传输线法拟合计算后发现源漏电极并未与InSnZnO有源层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外加正偏压稳定性测试的5.4V偏移量远差于ITO电极,放置一周后发现器件性能明显变差。(3)为了阻止铜扩散带来的不利影响,本论文引入气相法制备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自组装单分子层作为铜的扩散阻挡层。这种工艺相较传统“三明治”或叠层金属结构,具有超薄、成本低、制备温度低、不引入额外工序、不会对有源层造成损伤的优点,且气相法相对于液相法制备出的自组装层更平整、更适合量产,无溶液的杂质残留且对环境友好。测试后发现迁移率高达24.42 cm~2/V·s,铜器件也形成了良好的欧姆接触,接触电阻仅4.1 KΩ,针对铜扩散的正偏压稳定性测试中3.4V的偏移量优于未加阻挡器件,与ITO电极器件的稳定性表现相当,放置60天后依然具有很好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气相法制备的自组装单分子层作为铜的扩散阻挡层可以克服铜的扩散等缺点,提高器件性能。其能够兼容流水线工艺,具有多种优点,充分展示了自组装工艺在平板显示领域中广阔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豌豆蛋白是一种优质全价植物蛋白资源,正逐渐成为传统蛋白质如动物蛋白、乳清蛋白和大豆源蛋白等的流行替代蛋白。然而,目前国内现有加工技术生产的商品化豌豆蛋白易受热变性、溶解度低、功能性较差、风味和口感较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因此,如何改善豌豆蛋白的整体性能使其更广泛地应用于食品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旨在通过酶法改性提高豌豆蛋白的整体性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选用谷氨酰胺酶对豌豆
氮化镓(GaN)作为一种宽禁带半导体,用于功率放大器设计时可承受更高的工作电压,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可工作温度。对于既定功率水平,GaN基功率放大器具有体积小和频率特性好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基站。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单位时间需要传输更多的数据,射频信号峰均功率比不断增大,GaN基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不断降低,需要在电路拓扑结构方面不断创新以应对挑战。Doherty功率放大器是提高输出功率回
矿柱稳定直接关系矿山工作人员、作业设备的安全。沉积型铝土矿体常赋存于沟壑黄土地貌之下,通常采用条带式房柱法开采。目前国内外相关沉积型铝土矿矿柱稳定性研究,尚未能考虑到复杂地表地貌条件影响。由于上覆沟壑地表地形起伏大,沉积型铝土矿矿柱易出现应力集中、发生剪切滑移破坏等问题,不利于矿区安全稳定。因此,开展沟壑黄土地貌下伏沉积型铝土矿矿柱稳定性研究,提高铝土矿山本质安全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山西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图片数量迅猛增加,倚靠人工对海量图片进行标注和分类的管理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因此,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对图像进行分类成为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相比于其它模式识别的任务,场景分类(Scene Classification)任务旨在理解整个场景图像的语义内容和组织方式,因此对场景图像的分类任务一般更复杂。近年来,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突破传统人工设计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功能的需求和土地价格的攀升,扁长板式超高层住宅建筑不断衍生而出,已逐渐成为城市里高层住宅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这类板式住宅建筑的特点是建筑长度明显大于宽度,在容积率、绿化率以及高层的通风采光功能方面都表现出优异的特性。然而在工程实践中常常发现,当板式超高层建筑平面的深宽比(D/B)较大时,荷载规范建议的横风向风荷载(CWL)往往过于保守而成为结构抗风设计中的制约因素。
三相VIENNA整流器具有谐波小、能够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开关应力低和无桥臂直通风险等优点。但是,三相VIENNA整流电路的基本PFC结构采用的是Boost单元,存在升压二极管的反向恢复、开关损耗大、电磁干扰大和电能传输效率低等问题,对整流器的性能提升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本课题对三相VIENNA整流器的软开关技术开展深入研究,以减小其电磁干扰,提升其电能传输效率。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阐述了单
语音情感识别作为智能人机交互系统不可或缺的组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医疗辅助、健康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语音情感识别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现阶段对于语音情感识别的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大部分工作集中在对手工特征和网络结构的设计上,而忽视了对目标损失函数的设计和蕴含情感信息的多种模态之间的协同作用的探究。为了提高语音情感识别系统的性能,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
大型中央空调系统属于典型的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大滞后系统,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与之相匹配的冷冻水管网拓扑结构也愈加复杂多样。冷冻水系统设计选型与实际运行负荷的不匹配导致空调系统长时间处于部分负荷运行状态,系统运行效率低,运行能耗偏高。因此在保证末端用户舒适性的前提下,考虑空调管网各节点负荷随机分布特性,探寻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能效优化方法及其影响机理,对解决冷冻水系统节能运行与优化设计技术问
全球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推广电动汽车成为各国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选择。大量的电动汽车将通过充电机接入电网,其中大功率快速充电机得到广泛应用。快速充电机作为典型的高频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电网后产生的谐波以及超高次谐波问题不容忽视。考虑到现有的仿真以及实验室测试研究局限性,为了更全面地掌握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谐波以及超高次谐波发射特性,本文在某市的电动汽车快充站内进行了大量的现场测试,并对实测数
微结构成型模芯的传统光整加工存在抛光工具的微细端制造困难,抛光工具与微结构接触表面的压力不易控制,微结构边沿毛刺难去除等问题。因此,本论文基于流体动压和剪切增稠效应,提出一种动压剪切增稠磨粒加工及其复合微磨削的新方法。其技术特点是:将微成型磨削与表面光整去毛刺两种工艺复合,在同一台机床、同一工位上使用同一工具,实现金属模具钢的微磨削和表面光整一体化加工。基于动压剪切增稠磨粒流加工的基本原理,利用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