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通过本研究,获得我国30岁以上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脏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征,明确影响30岁以上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病理学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HBV携带者的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2.通过开展中医补肾法(补肾清透方和补肾健脾方)治疗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的临床研究,评价中医补肾法对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病理结果改变的影响,并进一步明确其肝脏组织学应答与临床疗效指标的相关性,评估补肾法干预高年龄慢性HBV携带者的疗效。研究方法:1.选择全国东、西、南、北、中5个不同地域600例30岁以上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作为研究对象;2.采用严格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600例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0例,分别使用补肾清透方、补肾健脾方和安慰剂治疗,疗程52周,其中459例患者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后由2个病理科医生双盲阅片评分,106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肝穿检查,观察指标包括肝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变化,血清标志物HBsAg、HBV DNA定量的变化,以及肝脏组织学应答与患者血清标志物HBsAg、HBV DNA定量水平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459例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组织学特征459例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穿刺结果显示,男性290例(占总人群63.18%),女性169例(占总人群36.82%);年龄在34.82±6.36岁;东部地区94例(占总人群20.48%),西部地区41例(占总人群8.93%),南部地区231例(占总人群50.33%),北部地区46例(占总人群10.02%)中部地区47例(占总人群10.24%);Knodell HAI≥4分共有165例,占总人群的35.95%,Knodell HAI<4分有294例,占64.05%;Ishak纤维化评分≥2分共有183例,占总人群的39.87%,Ishak纤维化评分<2分有286,占60.13%。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Knodell HAI评分按照0-3分、4-6分、7-9分、10-18分可分别划为1级、2级、3级、4级,男性在肝组织炎症活动分级中的例数(百分比)分别为190例(65.5%)、54例(18.6%)、31例(10.7%)、15例(5.2%),女性在分级中的例数(百分比)分别为104例(61.5%)、34例(20.1%)、25例(14.8%)、6例(3.6%)。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Ishak纤维化评分按照0-1分、2分、3分、4分、5分、6分可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6级,男性在纤维化分级中的例数(百分比)分别为180例(62.1%)、81例(27.9%)、12例(4.1%)、12例(4.1%)、4例(1.4%)、1例(0.3%),女性在纤维化分级中的例数(百分比)分别为96例(56.8%)、56例(33.1%)、12例(7.1%)、4例(2.4%)、1例(0.6%)、0例(0.0%),性别在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Knodell HAI评分分级、Ishak纤维化评分分级中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59例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按年龄分30-39岁、40-49岁和50岁以上3层,其中30-39岁的携带者376例,40-49岁的携带者64例,50岁以上的携带者19例。肝组织Knodell HAI评分、Ishak纤维化评分在3个年龄层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在Knodell评分中,3个年龄层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Ishak纤维化评分中,30-39岁与50岁以上相比,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39岁与40-49岁相比,40-49岁与50岁相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HBsAg、HBcAg表达,按镜下着色细胞的数量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男性在肝组织HBsAg表达的等级例数分别为13例、198例、50例、27例、2例,HBcAg表达的等级例数分别为37例、115例、100例、37例、1例;女性在HBsAg表达等级中的例数分别为3例、123例、30例、10例、3例,HBcAg表达的等级例数分别为10例、77例、56例、26例、0例,性别在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HBsAg、HBcAg表达等级中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的携带者在HBsAg、HBcAg表达等级中占的人数分别为39例、158例、130例、48例、1例,以及13、267、64、28、4例,40-49岁的携带者分别为7例、27例、19例、11例、0例,以及2例、43例、11例、7例、1例,50岁以上的携带者分别为1例、7例、7例、4例、0例,以及1例、11例、5例、2例、0例,年龄分层在肝组织HBsAg、HBcAg表达等级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HBV携带者Knodell HAI评分与Ishak纤维化评分相关系数值(r)为0.599,两者之间存在中度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Knodell HAI评分与ALT的相关系数为0.245,P=0.000,两者之间存在较弱正相关;Knodell HAI评分与血清HBsAg、HBV DNA之间存在较弱负相关。Knodell HAI评分分级与肝组织HBsAg、HBcAg表达等级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Ishak纤维化评分与ALT的相关系数为0.181,P=0.000,两者之间存在较弱正相关;Ishak纤维化评分与血清HBsAg、HBV DNA之间存在较弱负相关;Ishak纤维化评分分级与肝组织HBsAg表达等级的相关系数为0.116,P=0.007,两者之间存在较弱正相关;Ishak纤维化评分分级HBcAg表达等级之间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106例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补肾法干预后的病理变化补肾方治疗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52周后,补肾清透组、补肾健脾组和对照组患者Knodell HAI评分下降>≥2分的患者分别为21例,18例,6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8);三组患者Knodell HAI评分上升>≥2分的患者分别为3例,2例,8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24),补肾清透和补肾健脾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个治疗组之间作用相似,没有统计学差异。补肾清透组、补肾健脾组和对照组治疗52周后Ishak纤维化评分下降≥1分的患者分别为13例,12例,9例,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0.805)。结果表明:补肾清透组、补肾健脾组、对照组三组患者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改善作用均不明显。Ishak纤维化评分上升≥1分的患者分别为8例,3例,11例,补肾健脾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11),补肾清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0.114)。结果表明:补肾健脾治疗组患者肝组织纤维化恶化比例明显低于于对照组,补肾清透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不明显,补肾健脾方有延缓肝纤维化进展的作用。三组治疗52周后肝组织HBsAg表达等级评分下降≥1分的患者分别为6例,6例,6例,HBcAg表达等级评分下降≥1分的患者分别为16例,11例,11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清标志物HBsAg表达的影响方面,补肾清透组、补肾健脾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清标志物HBV DNA的影响方面,补肾清透组、补肾健脾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清透组、补肾健脾组与对照组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补肾法可以降低血清标志物HBsAg的表达,能够有效抑制HBV DNA的复制。三组Knodell HA评分改善的患者中,补肾健脾组患者Knodell HAI评分改善与血清HBsAg水平变化呈较强正相关(r=0.554,P=0.017),与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P>0.05)。补肾清透组与对照组与血清HBsAg、HBV DNA水平没有相关性。三组患者Ishak评分改善与血清HBsAg、HBV D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有超过30%的比例存在炎症活动和纤维化进展的风险,炎症活动分级、纤维化分期与性别无关,但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肝组织HBsAg、HBcAg表达等级与性别、年龄无关,ALT是影响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炎症活动和纤维化进展的重要因素,血清HBsAg、HBV DNA则相关性较弱。2.补肾法(补肾清透方和补肾健脾方)有改善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炎症活动和延缓纤维化进展的作用,但对慢性HBV携带者免疫组化指标疗效不明显。慢性HBV携带者病理改善与血清学指标下降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