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观察分析慢性胃炎患者的性别、年龄、辨证分型、舌苔、等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慢性胃炎患者胃内感染幽门螺杆菌进行相关分析,从而证明舌苔的变化与胃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密切联系,进而指导临床。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胃部不适而前来就诊者且行胃镜检查并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共438例。所有病例采用Olympus系列电子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检测采用尿素酶依赖性实验。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438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年龄、性别、中医证型、舌苔及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分析,从而证明舌苔及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结果:1.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在慢性胃炎病的患者中,女性与男性感染幽门螺杆菌相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2.慢性胃炎患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44岁以上的患者比例高达71.7%。各年龄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上升的趋势。3.慢性胃炎的证型多为肝气犯胃和脾胃湿热,分别占总体的24.2%和22.6%。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阳性率在慢性胃炎中以脾胃湿热和肝气犯胃为主,阳性率分别为90.0%和72.6%。4.慢性胃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舌苔变化密切相关,舌苔的分布以薄白苔和白厚苔为多见,分别占总体的28.3%和19.6%。其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89.5%和81.4%。且舌苔的变化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依下列次序逐渐减少:薄白>白厚>白腻>黄腻>黄厚>薄黄。结论:1.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HP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证型有关,肝气犯胃和脾胃湿热型易检出HP。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的变化有关,薄白舌苔检出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最高。
其他文献
与林小筠见面是在一次展会上,热闹的展台上不时有熟悉的客户拜访,来访的客人有皮草圈的大腕儿,也有商城的老总,有业界的同行,也有公司里熟悉的同事,他不时地和来人寒暄,但也
期刊
通过对DMU 50五轴加工中心的研究,利用VERICUT 7.4数控加工仿真软件,按照DMU 50五轴加工中心的真实机床参数,建立了虚拟机床,通过虚拟机床对整体叶轮的仿真,达到了仿真加工的
随着从1999年起高等院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规模愈来愈大。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同时,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还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毕业生的就业
人脸检测指对任意给出的一幅图像,采取一定的策略对其实施检索以确定图像中是否包含有人脸,若包含则输出显示人脸的位置、尺寸和表情的一种智能技术。在现代科学、网络技术迅
随着“211工程”和“985工程”的相继实施,肩负高等教育重担的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
财务作为乡镇农村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当前我国乡镇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现状看,农村管理人员自身专业水平有限,导致实际工作中出现了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村资金的安
大学之理念乃是大学之灵魂,既是一所大学之魅力经久不衰之所在,更是对大学之性质、功能和使命之基本认识,决定着大学之价值追求和发展方向。而大学之全球理念乃代表着一种崇
历史学者总是臆断人类生活在自然世界之外。环境史质疑这种假设,并且坚持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对自然施加着影响,同时自然也对我们具有影响。这种新的观念聚焦在三套相互
嘉绍大桥北副航道桥地处钱塘江尖山河段,河床表质起动流速低、易冲易淤,河床摆幅不定,同时桥位处的强涌潮、大潮差、江水高含沙率等复杂的施工条件和恶劣的施工环境,给围堰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逐步步入“信息时代”,这会导致信息技术的更新加快,信息量的增加,以及知识的爆炸,让我们开始面临更多的信息可以选择。这也使得我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