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观察分析慢性胃炎患者的性别、年龄、辨证分型、舌苔、等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慢性胃炎患者胃内感染幽门螺杆菌进行相关分析,从而证明舌苔的变化与胃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密切联系,进而指导临床。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胃部不适而前来就诊者且行胃镜检查并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共438例。所有病例采用Olympus系列电子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检测采用尿素酶依赖性实验。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438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年龄、性别、中医证型、舌苔及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分析,从而证明舌苔及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结果:1.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在慢性胃炎病的患者中,女性与男性感染幽门螺杆菌相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2.慢性胃炎患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44岁以上的患者比例高达71.7%。各年龄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上升的趋势。3.慢性胃炎的证型多为肝气犯胃和脾胃湿热,分别占总体的24.2%和22.6%。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阳性率在慢性胃炎中以脾胃湿热和肝气犯胃为主,阳性率分别为90.0%和72.6%。4.慢性胃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舌苔变化密切相关,舌苔的分布以薄白苔和白厚苔为多见,分别占总体的28.3%和19.6%。其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89.5%和81.4%。且舌苔的变化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依下列次序逐渐减少:薄白>白厚>白腻>黄腻>黄厚>薄黄。结论:1.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HP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证型有关,肝气犯胃和脾胃湿热型易检出HP。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的变化有关,薄白舌苔检出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