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影响股票价格,反过来价格变化也会影响情绪。理论上,如果能够剔除市场近期价格动态(速度、加速度和波动率)对市场情绪指标(Sentiment Indicator, SI)的影响,则很可能会提升SI的平稳性和预测能力。剔除价格动态影响以后的市场情绪指标命名为纯粹情绪指标(PSI),国外市场已有相关实证结果。那么在我国A股市场编制PSI是否有意义?能否指导实际投资?本文试图从实证角度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将这一大问题拆分为如下三个小问题:(1)SI是否可以通过价格动态预测?(2)在中国A股市场相反观点理论(contrary opinion)是否成立?(3)价格动态、SI和PSI哪一个更能有效的预测行情?本文分别针对国信证券编制的市场情绪指数和行业情绪指数(SI),构造了相应的价格动态和PSI。通过在不同交易规则下的对比,得到有应用前提条件的细微的结果。具体如下。价格动态对所有的SI都是有预测性的(市场SI的R方为0.5至0.52,行业SI的R方为0.53至0.72)。采用交互较度分析方法,分别在相反观点理论成立和不成立的假设条件下,本文分别为价格动态指标、SI和PSI建立了多头和空头的交易规则,并将相应的样本外盈利因子与随机开仓的盈利因子进行比较。总体上,PSI表现强于SI,SI并不明显的强于随机开仓。在相反观点理论不成立时,价格动态指标显著的强于随机开仓,说明中国A股市场价格趋势性较强,背后的逻辑是追涨杀跌的风气。相反观点理论成立的假设下PSI对WIND全A的预测能力较强,这可能是因为相对于大盘蓝筹,中小股票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影响。在相反观点理论不成立的假设下,采用空头策略,PSI可以辅助对采掘、家电、黑色金属和商业贸易等行业指数未来走势的研判。就相反观点理论是否成立而言,除了行业指数SI之外,大多数实证结果都不支持该理论的内容。总之,在我国A股市场构建PSI是有意义的,并且市场情绪对指数影响多为正反馈的,相反观点理论并不明显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