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前359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进行了军事改革,创立了马其顿方阵战术系统以挽救国家。这一系统为其子亚历山大三世及希腊化诸王国所沿用,为马其顿王国的征服行动和希腊化王国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马其顿方阵的建立得益于马其顿王国独特的自然条件。哈利亚科蒙河和阿谢乌斯河流经的下马其顿中央平原物产丰饶,上马其顿植被茂密,矿产资源丰富,放牧条件优越。但马其顿周围强敌环绕,严峻的地缘政治形势逼迫马其顿王国必须拥有强大的武力以自保,因此腓力二世在底比斯跟随伊帕密浓达学习了希腊先进的军事战略战术后,回到马其顿严格训练军队,提高军队中的骑兵数量。正是在诸多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马其顿方阵战术系统得以创建。马其顿方阵战术系统可分为四个不同的子系统。其一为重骑兵系统。伙伴骑兵、色萨利骑兵是代表。他们是典型的冲击型骑兵,主要根据地域招募,装备骑枪,在希腊化时代甚至发展出了甲骑具装;其二为轻骑兵系统。除了存在时间较短的波多茉骑兵外,一般是马其顿王国的盟友或附庸提供方阵战术系统中的轻骑兵,如色雷斯骑兵、亚洲轻骑兵。他们以标枪、弓箭为主的投射武器提供远程火力;其三为重步兵系统。腓力二世延续了城邦间传统的方阵作战形式,但更换了方阵士兵手里的装备,以步兵伙伴为核心组成了马其顿长枪方阵,持盾卫队更是从方阵中遴选出的精锐,装备可重可轻,足以承担多样的战斗任务;其四为轻步兵系统。以轻盾兵为典型的轻步兵可以弥补远程火力投射力量的不足,弓箭手和投石手是远程攻击力量的重要补充,他们仍然在方阵战术系统中有重要地位。从军队建设的角度考虑,马其顿方阵战术系统的兵种构成堪称无懈可击,因此只要能够实现多兵种协同作战,理论上马其顿方阵战术系统并不存在弱点。马其顿方阵战术系统拥有成熟可靠的作战方法。方阵整体阵型可分为直线型、斜行、空心方阵、新月和楔形阵型,骑兵与步兵有不同的作战阵型,在战场上发挥不同的战术作用。在地形不具备优势时,部队有能力维持其阵型并取得胜利;战略上被迫攻坚时,部队可以依靠其强大的工程作业能力和攻坚能力攻取城市。方阵战术系统基本的部署原则并不复杂,一般遵循着步兵伙伴居中,弱势部队居左翼,统帅和主力部队居右翼的模式。军队编组充分考虑了后勤对部队作战能力的影响,使方阵战术系统兼具后勤部门的能力,从而为远征提供物质保障。通过对具体战例的分析研究,马其顿方阵战术系统的优点可总结为三点:机动能力杰出、正面强大的进攻能力和多兵种的互相协作。其缺点在古代尚无法找到彻底的解决办法,过度依赖优势骑兵制造胜机;军队素质劣化导致作战能力下降;只有具备极高军事指挥才能的统帅才能够驾驭多兵种协作战术,这种专业将帅在当时并无法通过系统培训产生,最终马其顿方阵战术系统在败给罗马军团后消亡。总之,马其顿方阵战术系统在政治和军事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政治上民族方阵成为后世学者们反复研究的焦点,因为兵源的扩大动摇了希腊化王国的根基;军事上多兵种协作是军事学家永恒探索的命题,现代军队建设的目标仍然是实现多兵种协同作战,这些问题在当今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