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LYVE1、CD4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癌标本56例,其中包括子宫内膜样腺癌48例,其它类型内膜癌8例(透明细胞癌2例,腺鳞癌6例),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10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同期因其他原因而行子宫切除的正常子宫内膜16例做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组织LYVE1、CD44的表达和微淋巴管密度(MLD)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表达情况用SPSS软件包分析。 结果 (1)56例子宫内膜癌总平均MLD均值为19.62±6.64,其相应正常组织MLD均值为22.54±6.05,两组MLD均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肿瘤边缘MLD均值(35.67±3.62)较正常组织显著地增高(P<0.01),而肿瘤中心区MLD(4.46±1.81)均值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1)。 (2)56例子宫内膜癌总平均MLD均值(19.62±6.64)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1.13±3.68)两组MLD均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肿瘤边缘MLD均值(35.67±3.62)较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显著地增高(P<0.01),而肿瘤中心区MLD均值(4.46±1.81)显著低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P<0.01)。 (3)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MLD:两组MLD均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可见明显LYVE1阳性淋巴管的表达,其边缘区和中心区数目和分布具有明显的异质性,(1)数目的差异:肿瘤边缘区组织中微淋巴管数较中心区多,其MLD均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形态的差异:肿瘤边缘可见较多管腔扩张的淋巴管,而肿瘤中心区则多为闭锁的条索状。 (5)子宫内膜癌中MLD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同肿瘤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肌层侵袭、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但分析子宫内膜癌不同区域的MLD显示,子宫内膜癌边缘区MLD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伴淋巴结转移组,其肿瘤边缘区MLD较无淋巴结转移组均显著增高(P<0.01)。 (6)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CD44蛋白的表达:CD44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胞膜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D44蛋白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及不典型增生组织(P<0.01,P<0.05)。不典型增生组织CD44蛋白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 (7)CD44蛋白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CD44蛋白的表达同分化程度、组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