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环境问题已经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环保投资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之一,其最根本的有效途径应是提高效率而非单纯地关注规模。我国大多数学者基于宏观层面或产业、地区中观层面探讨了政府的环保投资效率问题,涉及到企业层面的环保投资效率研究较少。本文选取属于国家重点监管的化工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聚焦经济产出评价上市公司当前的环保投资效率,结合企业投资的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管理环境剖析影响其环保投资效率的可能因素,以期更有针对性地激发企业自主性的有效环保投资行为。本文选取32家化工类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环保投资数据进行研究,以清洁生产理论、波特假说、合法性理论和环境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分析评价化工类上市公司环保投资效率的可行性及其对应的影响因素,并采用DEA方法和Tobit回归模型实证测度和检验样本公司当前的环保投资效率水平以及各影响因素的真实作用情况。结果表明:化工类上市公司当前的环保投资效率水平整体偏低,且相对于规模效率无效,纯技术效率过低对当前化工类上市公司环保投资效率状况的影响更大。化工类上市公司环保投资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中,显著促进环保投资效率提升的因素有环境污染监管强度、市场化水平、环境管理战略、股权制衡度和股权性质,其中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的因素为股权性质,显著抑制环保投资效率提升的因素有股权集中度和管理层持股比例,其中抑制作用最为明显的因素为管理层持股比例。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提高我国化工类上市公司环保投资效率的可行性建议,具体建议政府灵活运用多种环境规制工具、建立多元化的环保投资体系、加强环保教育和宣传力度,建议化工企业转变环保投资管理理念并创造条件把握当前的政策利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