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耳鸣是困扰人类生存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当今公认的世界难题之一,目前临床上没有特效的耳鸣治疗方法,也没有统一的、公认的疗效评定标准,因此耳鸣成为耳科学领域倍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中医治疗耳鸣具有独特的优势,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只有正确的辨证,才会有好的疗效。中医传统辨证方法依赖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得到资料,但临床上不少患者除了耳鸣以外,别无其它典型兼症可辨,这给传统的方法辨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寻找耳鸣辨证的客观指标,发现了听力学指标中可能蕴涵着与中医辨证有关的信息。刘蓬等通过临床研究,已从单一指标观察研究到多指标综合观察,并结合统计学中的多元统计法,研究了耳鸣的五个常见证型:风热侵袭、肝火上扰、痰火郁结、脾胃虚弱及肾精亏损,初步得出了以听力学指标为基础的多元判别函数,进行了自身验证,并在后期的研究中对具有典型证候者运用标准对照法进行前瞻性验证,以及对无典型证候者运用诊断性治疗法进行前瞻性验证。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扩大样本含量,从这两个方面继续验证已建立的五个证型的以听力学指标为基础的多元判别函数,进而提高其中医辨证的准确性及可操作性。 方法:所有入选的病例为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符合标准的耳鸣患者,分为两个研究方案。研究方案Ⅰ:对具有典型证候的耳鸣患者,由副教授以上的两位专家按传统辨证的四诊辨证法辨证,结果作为金标准,然后对每一病例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脑干诱发电位测听等17项指标的检测,将收集的数据代入多元判别函数,得出一个证型,计算各个判别函数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统计并分析误判情况。研究方案Ⅱ:将无典型证候的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由专人对所有实验组入选对象进行以上17项听力指标的检测,将收集的数据代入多元判别函数进行辨证,据此由高级职称医师给予相应的方药治疗;对照组病例亦由高级职称医师给予补肾填精中药口服,比较两组有效率的异同。 结果:本研究根据耳鸣患者是否具有典型的中医证候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前瞻性验证。 研究方案Ⅰ共收集具有典型中医证候的耳鸣患者95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37例。年龄14~73岁,平均年龄40.0岁。其中风热侵袭型24例,肝火上扰型14例,痰火郁结型14例,脾胃虚弱型22例,肾精亏损型21例。前瞻性验证结果表明,五个判别函数总的准确度达81.7%,与自身验证结果非常接近。在五个判别函数中,风热侵袭型判别函数的敏感度明显低于自身验证结果,特异度二者比较接近,准确度略低于自身验证结果,虽然其敏感度低于自身验证结果,但是其临床漏诊率在五个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