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传统建筑雕饰艺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g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喀什地处新疆西南部,是古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商贸中转站,曾被人们称为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不同的文化在此撞击、融合,造就了多元并存、多维发展的独特喀什文化现状。基于这样的文化氛围,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喀什艺术,建筑雕饰作为喀什装饰文化的典型代表,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新疆传统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传统工艺中的一朵奇葩。论文以喀什传统建筑雕饰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法、调研访谈法、综合分析法对喀什传统建筑雕饰艺术的形成背景、制作工艺、艺术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概括和归纳,析出喀什传统建筑雕饰艺术的特点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对喀什传统建筑雕饰艺术的研究背景、文献、研究方法及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喀什传统建筑雕饰艺术形成的相关背景,就其发生的自然条件、主体因素及多元文化环境进行了重点论述,正是这种多元的文化氛围和特殊的地域环境,为喀什传统建筑雕饰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平台,喀什雕饰艺术的发展有着历史及文化的必然性。第三章就喀什传统建筑雕饰的概念分类,制作工艺及其与建筑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喀什传统建筑雕饰工艺主要包括:传统木雕、砖雕、石膏雕花等工艺,以其丰富的装饰图案及造型、独具特色的工艺技法,体现出喀什地域性传统文化及维吾尔族的文化律动。第四章,着重研究了喀什传统建筑雕饰的艺术特征,从其装饰部位、装饰纹样及装饰色彩和审美特征方面展开研究和总结。第五章,根据喀什传统建筑雕饰的发展现状及其研究,就其保护与传承提出自己的见解。喀什传统建筑雕饰是民俗文化的现实载体,地域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族、民俗文化当中的一朵奇葩,它所承载的文化具有连贯性、延续性,是地域性历史文化记录与传播的载体,兼具审美性与宣扬文化的作用。通过研究对于认识它们与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关系,强化中国建筑的本土特色,为新民居及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将传统艺术的精华用于现代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正>2006年我们在大城子镇洞上村葡萄园对‘无核白鸡心’实施套袋,共套袋1800穗,与未套袋相比,能有效防治病虫危害,防止冰雹、日灼、鸟等危害,降低葡萄果面的农药残留,提高果
盛静霞(1917-2006),字弢青,是一位扬州籍的学者型女性作家,致力于旧体诗词创作,与沈祖棻并称为“中央大学两大才女”。有诗词集《频伽室语业》传世,收诗词386首,诗词内容丰富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民众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高涨,近年来网络舆论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样在司法领域,越来越强势的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活动的监督也已经是既定事实。网
在科学民族志盛行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林耀华运用小说手法写出人类学著作《金翼》,其文字带有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吸引读者眼球的情节。这种“有温度”的写作方式背离了科学民族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期刊
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发出关于"法治思维"的倡导,把改革开放以来法制(治)建设成就在精神层面上予以升华,是治国理政的人治思维向法治思维转换的重大历史性标志。解析"自
《春秋繁露》是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所著的一部政治哲学性巨著,其研究视角逐年由政治哲学向伦理学、社会学以及文学等领域扩展。《春秋繁露》的文学价值近年来逐渐受到学界关
晚唐(公元836年–公元907年)诗人李商隐被公认为“朦胧诗之祖”。在李商隐的603首诗中,爱情诗有百十余首,占其全部诗歌的1/6。李商隐朦胧手法在其爱情诗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双
目的:探讨腹膜炎的临床情况、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对本科28例尿毒症患者接受CAPD治疗并发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情况、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结果:不同
本文通过梳理雷洋涉&#39;嫖娼&#39;事件发生后媒体报道的主要类型和具体内容,分析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媒体应如何更好地监督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