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咪达唑仑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预防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3stud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的躁动的研究表明:较其它吸入麻醉药,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的躁动要显著的高,但具体发生机制尚且不明。这种躁动的发生与年龄、疼痛、陌生环境及术前的焦虑等都有关系,国内外对于七氟醚所致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与治疗所用的药物也是各种各样,咪达唑仑用于小儿麻醉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验证,Ko YP等研究发现咪达唑仑降低了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或者是发生的严重程度,而Breschan C等研究表明咪达唑仑本身能导致躁动或是会加重其他原因所致的躁动的发生。用于评估小儿苏醒期躁动的量表也不统一,而Nancy Sikich制定的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表(The pediatric Aneshesia Emeergence agitation scale,PAED)是被证实最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量表。 本研究采用骶管阻滞完全消除患儿术后疼痛等因素拟验证咪达唑仑预防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的效果。采用较被认可的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表评估苏醒期的躁动情况 方法: 选择29名ASAⅠ级,年龄2—7岁,体重10-30kg,行小儿泌尿科下腹会阴手术的儿童。按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咪达唑仑组(n=16)和盐水组(n=13)。术前禁食8h,禁水4h。麻醉诱导前,咪达唑仑组静脉给予0.05mg/kg的咪达唑仑(预先配制成0.1mg/ml,即给予(0.5ml/kg),盐水组静脉给予盐水0.5ml/kg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心电图、脉搏血氧,无创动脉血压和心率的监测。 患儿入室前不用任何药物。自入手术室至麻醉诱导前,我们用改良的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The modified Yale Preoperative Anxiety Scale)就其焦虑状态进行评估。随机双盲法给予咪达唑仑或者盐水后,行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诱导后两组患儿均用0.8%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的混合液1ml/kg行骶管阻滞。麻醉维持自主呼吸下面罩吸入1.5%—2.5%的七氟醚,新鲜气体流量为3L/min,氧浓度为100%。术毕,停止吸入麻醉剂。送入麻醉恢复室,患者仰卧位呼吸空气并等待苏醒,每5分钟呼唤一次直至患者完全苏醒。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观察患儿苏醒期间的行为,用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表(PAED,The pediatric Aneshesia Emeergence agitation scale)评估苏醒期的躁动,同时也用四点量表评估:1=安静,2=不安静,但易于安抚,3=适度的躁动不安不易使之安静,4=易激惹、兴奋、挣扎四处翻滚。该表被用来计算躁动的发生率,1级和2级被认为没有发生躁动,3级和4级则被认为发生了躁动。苏醒期观察时未用任何药物进行处理,患儿完全清醒,认知行为正常后送出麻醉恢复室。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用独立样本t检验行统计分析。分类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共有29名患儿纳入该随机双盲的研究,其中咪达唑仑组有13名,盐水对照组有16名,没有患儿因为镇痛不全、呼吸抑制等原因而被排除研究。患儿的术前焦虑状态、体重、年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咪达唑仑组躁动的严重程度低于盐水对照组,但是咪达唑仑组的苏醒时间却延长。 结论: 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严重程度在咪达唑仑组明显的降低,但其苏醒期时间延长。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