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的看冯小刚八部喜剧电影中的言语幽默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x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冯小刚的八部喜剧电影为研究素材,以模因论为指导,并结合乖讹消解论分析了冯小刚喜剧电影中幽默话语的幽默机制,幽默语言模因的特点和传播模式,以及为何电影中的某些语言模因能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流行语。   研究结果表明,电影中幽默的产生源自于两对不协调因素的消解,一是语言模因的内部因素,即内容与形式,二是语言模因的外部因素,即缺省语境与新语境。语言模因以基因型或表现型进行复制和传播,在此过程中,不协调因素会出现,而人们利用对语言的已有认知来对乖讹进行消解的过程正是幽默被感知的过程。   论文将Suls的二阶段模型与模因论的有关知识相结合,在分析了大量的语料之后,提出了分析冯小刚喜剧电影中言语幽默的理论模型,同时总结了冯小刚幽默电影中幽默语言模因的六大特点,并以词、句子和段落为分类依据列举了电影里那些成为人们生活中流行语的语言模因以及提出了它们能够成为流行语的七种原因。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观众可以认识到冯小刚喜剧电影台词的语言技巧和魅力,以便更好的理解和欣赏他的喜剧电影。
其他文献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1921年,语言学家Sapir在其著作Language中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基于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及随着国际交
奈保尔,当代著名的后殖民主义文学作家,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奈保尔出生于特立尼达一个普通的印度移民家庭,后赴牛津大学深造,并在英国定居和写作。复杂的文化背景为奈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