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地区深基坑及边坡锚杆支护受力性能应用研究

来源 :甘肃工业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ddudi5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锚杆已成为土木工程中作为支护结构的常选构件,锚杆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锚杆的受力规律随土质和安装角不同而异。本文试图探讨锚杆应用于黄土地区时其受力的规律及最佳安装角,鉴于此,笔者在室内以黄土作为支护介质进行了锚杆受力分析的试验,试验锚杆的类型为拉力型和压力型两种,安装角(埋入土中的角度)为30°、45°、60°三种。由试验结果分析得知:其受力规律与其它支护介质中的规律相近,按理论推导得到了最佳安装角αopt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其简化公式:αopt≈60°-φ(其中φ为土的内摩擦角);由剪力沿锚杆长度的分布情况,提出了剪力沿杆长分布的“黄金分割”原则及锚固体有效锚固长度的建议值。 本文还对兰州地区黄土的湿陷性进行了探讨工作,利用实际工程工作采样研究,发现在兰州黄河Ⅲ级阶地上的黄土湿陷性有悖于随深度增大而逐渐减小的规律。为究其原因,做了土样的化学成分及结构分析,得知其中的Na2CO3。含量较全国黄土的该含量高出4.3倍,这是一个新测设的数据,由于测试较少,还难以对其给出定论,希望能引起同行及黄土工程界的重视和探讨。
其他文献
川汶公路是G213中川主寺至汶川段,其永和村至校场路段通过叠溪古堰塞湖沉积区域。由于对湖相沉积物的认识不足,公路在通过该地层地段出现诸如路基沉陷、挡墙倾覆等不良工程地